战后欧洲先锋派与计算机产业的交融
在艺术与科技的发展历程中,先锋派艺术家与计算机产业的结合是一段饶有趣味的故事。计算机艺术先驱并不一定等同于具有先锋派形象,但在瑞典,Bodin、Morthenson和Johannesson等艺术家,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在其被定义为先锋派艺术家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将深入探讨他们与Sundqvist、Kallin的合作,以展现这种合作如何促进对他们作为先锋派艺术家的理解,同时揭示战后欧洲先锋派与计算机产业之间的关系。
先锋派艺术家Bodin与Morthenson
Lars - Gunnar Bodin是一位作曲家和跨媒介艺术家,对艺术、诗歌、音乐和技术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艺术作品以即兴和表演性为特点,涵盖电子音乐、诗歌、视觉艺术、偶发艺术和器乐戏剧等。他属于受具体诗歌和新达达主义启发的先锋派艺术家群体,20世纪60年代在斯德哥尔摩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参加了各种偶发艺术活动。他还是“文本 - 声音组合”这一跨媒介艺术形式的先驱之一。
Fylkingen是斯德哥尔摩的一个新音乐和跨媒介艺术实验社团,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成为瑞典先锋派的重要场所。Bodin是Fylkingen的成员,他认为如果没有Fylkingen,他的作品不会有如今的发展。在Fylkingen发展的关键时期,Bodin担任主席,对其作为先锋派和各种跨媒介艺术的展示场所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他在瑞典电子音乐的发展中也起到了核心作用,曾担任斯德哥尔摩电子音乐工作室(EMS)的主任。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Bodin就接触到了计算机相关的理论知识。Fylkingen安排的课程、表演和音乐会,让他对如何使用计算机创作音乐有了理论上的认识,尽管当时他从未见过真正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