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础知识
1.1 概述
对嵌入式的定义
- 国内定义: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且适应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 IEEE定义: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设备的装置。
分类
以下按照形态差异分类:
类名 | 板型号 |
---|---|
芯片级 | MCU,SoC |
板级 | 单片机,模块 |
设备级 | 工控机 |
其中,单片机又分为:
- 不含操作系统(我们学习的arduino不包含操作系统)
- 含操作系统
组成
嵌入式系统四大组成部分:
- 微处理器
核心部件,微处理器强弱直接影响嵌入式设备的复杂度和范围。 - 存储器
对速度和功耗要求高 - 输入/输出设备(I/O)
①人机交互②传感器设备③输入设备 - 通信和扩展接口
嵌入式系统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扩展。
1.2 常用元件
名称 | 相关单位 | 作用 | 分类 |
---|---|---|---|
电阻器(Resistor) | 欧姆 Ω(R) /误差/额定功率等 欧姆定律:I=U/R | 限流,分压电路 | 可调电阻器,热敏电阻器,光敏电阻器,压敏电阻器 |
电容器(Capacitor) | 法拉 F© (电荷量和电压比值) | 储能元件,充放电特性和阻止直流电流,允许交流电 | 滤波电容器,积分电容器,微分电容器 |
电感器(Inductor) | 亨利 H(L) X L ( 感抗 ) = 2 π f (交流电频率) L X_L(感抗)=2\pi f(交流电频率)L XL(感抗)=2πf(交流电频率)L | 对突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滤波,震荡,延迟, | 筛选信号,过滤噪声,稳定电流,抑制电磁波干扰 |
二极管(Diode) | 1V 10mA 标记为D | ①正向导通,逆向截止 ②整流,稳压,恒流,开关,发光,光电转换等电路中 | 发光二极管(LED):长脚阴极短脚阳极。一般工作电压在1V,导电电流在10mA,所以需要一个电阻分压限流 R = ( E − U E ) / I F R=(E-U_E)/I_F R=(E−UE)/IF |
(半导体)晶体管 | 标记为Q | 把微弱的电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用作无触点开关) | ①NPN型:基极B和发射极E之间施加正向电压,发射极和集电极导通②PNP型:基级和发射极施加反向电压,晶体管导通 |
万用表 | V,A,Ω,β(半导体参数),F | 测量直流电流,电压,交流电流,电压,电阻,还可以测量电容量,电感量,半导体参数 | 数字万用表分为四个测量插孔和红黑表笔各一个 |
杜邦线 | null | 扩展实验板引脚,增加实验项目,无焊接进行电路实验 | 杜邦线有两头,有插针插孔两类,可以两头都是,也可一个一半 |
面包板 | null | 电路的组装,调试和训练 | 一般五个一组,分配在同一金属片中 |
Arduino扩展板 | null | 简化电路搭建过程,快速搭建项目 | 多种,不列举 |
模块 | null | 无需了解模块原理,只需按照要求连接,即可快速制作硬件 | 对于一些简单的模块只有三个信号线:①V/VCC电源②G/GND地线③S信号引脚。例如UART蓝牙模块等 |
2 Arduino软硬件开发基础
2.1 开发板
2.1.1 Arduino UNO简介
如图所示为一个Arduino UNO板
拥有:
- 14个输入输出引脚(0~13),其中(3,5,6,9,10,11)可以作为PWM输出
- 6个模拟输入(A0~A5)
- 1个UART硬件串口
- 1个电源插孔,1个ICSP插座和1个复位按钮
- 1个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可以供电和通信
引脚名称和功能
电源引脚
名称 | 作用 |
---|---|
VIN | ①外部电流供电时的输入电压引脚 ②电源插座供电时提供5V电压 |
5V | 输出5V电压 使用该引脚和3.3V引脚可能损坏旁路线性稳压器 |
3V | 输出3.3V电压 |
GND | 接地 |
AREF | 模拟输入的参考电压 |
RESET | 扩展一个按钮实现复位功能。引脚为低电平 |
输入输出
名称 | 引脚位 | 作用 |
---|---|---|
串口 | 0(RX),1(TX) | 接收(RX)和发送(TX)TTL串行数据。 |
外部中断 | 2,3 | 触发中断的引脚。触发条件分为:①低电平触发 ②上升沿触发 ③下降沿触发 ④发生变化触发 |
PWM | 3,5,6,9,10,11(~线) | 6路八位PWM |
SPI | 10(SS),11(MOSI),12(MISO),13(SCK) | 支持SPI通信 |
LED | 13 | 高电平LED亮,低电平LED灭 |
TWI | A4/SDA,A5/SCL | TWI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