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理性认识创造的实践本质,知晓创造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主动实践。能够知晓创造实践作为生存性实践对于人类个体成长、共同生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能够形成主动参与创造实践的主动意识。能够认识到不管在何种具体的创造情境下,都应该确保实践目的的向善性与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中,技艺与实践智慧本是两个有着不同内涵的概念。如果创客教育仅仅指向培养制作技艺,则容易脱离培育实践智慧的目标定位。本文强调培育学生“向善”的技艺,则是为了让技艺具有实践智慧的品质,从而成为实践智慧的一部分。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优质创客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习的黏着力,让学生更有激情与信心,通过自我调整来解决学习困难,从而有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创客教育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内生动力。创客教育培养学生发现世界、观察世界、创造世界与自身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并发展其创造潜能。
创客教育指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力,其实施需要符合创造实践本身的过程规律。创造力的生成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准备期,沉浸于一系列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思考中;二是酝酿期,通过自我对话、与他人对话等多种方式实现思维火花碰撞;三是系统思考期,对酝酿期产生的火花进行梳理,形成相对完整的问题解决方案,并对创造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四是评价期,评价自己的系统认识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以实践加以验证;五是精心创作期,根据评价结果对问题解决方案做相应的修正后付诸创造实践。
创客项目常常指向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要求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技能与思维方式,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主动构建与他人的和谐对话关系,参与协同实践。创客项目为学生提供了面向真实问题、回归现实世界、融入多维互动的实践平台与情境,学生则在具体的项目实践过程中生成并利用实践智慧。基于创客项目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有挑战性的、有吸引力的实践情境,支持学生实践智慧的生成与应用是创客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
创客教育也跟传统教育一样,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育目标与过程。教师要在创客教育情境下为学生的创造实践提供有效的支持,首先也需要立足于教师专业化的视角,以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引领创客教育过程。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创造实践基础与需求的差异性,分类、分层提供适切的创造实践支持。另一方面,要根据创造实践的不同阶段给予及时适度的支持。在创造实践前,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原理与规则指导以及技能训练。
近年来,创客教育的研究与尝试如火如荼,创客教育似乎已然成了解决传统教育中被诟病的各种问题的灵丹妙药。然而,究竟如何让创客教育从炙手可热的研究概念转化为有效的教育实践,如何将创客教育中所蕴含的支持学生心、智、行合一学习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方略,如何让创客教育超越对特定创客空间以及高新尖技术工具过于热切的关注,回归到对人的培育这一本质目标,显然是值得深入的、持续的探索的。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从实践智慧的视角理解创客教育,以引领创客教育超越制作表象、回归实践本质,引导创客教育的理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创客教育本质上指向培育学生的实践理性而不止于支持学生知晓原理与规则,指向培育学生的实践技艺而不止于对制作技能的训练,指向促进学生内在的自我创造而不止于提升学生对外部社会的适应与改造能力。高质量的创客教育则应该顺应实践智慧的生成机制,以优质创客项目为依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情境,并需要教师提升专业化水平,为学生的创造实践过程提供适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