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很多家长都在思考,我们的孩子去学习什么,未来才不会被机器人所抢走工作,其实与其讨论孩子来学什么,不如告诉孩子们如何去学,尤其在这个人机相互协作、各自发挥特长的时代,这种填鸭式、机械式的学习只能把人变成机器。格物斯坦表示:未来,人类大脑可以达到的,机器人大脑同样可以做好,没有任何的本质区别,计算机在理论上可以模仿人工智能,然后超越人类的智能,这个原则是成立的。
来给大家举个例子,现在数据分析非常热门,但是在10年之后肯定就会消失,为什么?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因为机器会做的更好,但这并不是说机器摧毁了工作,而是技术摧毁了哪些落后思维。由此可见,我们应当教会我们的孩子是想象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创客教育、STEAM教育让他们了解到什么是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参与体育运动,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团队协作机制。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托尼•瓦格纳,曾经说过在未来的创新型和人才培养当中,应该自始至终贯穿这7个关键力,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领导力,灵活性与适应力,主动进取与开创精神,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好奇心和想象力。高科技发展、人工智能有很多定包括:人工智能实验报告,传统理解是,用机器来代替人工的智能技术叫人工智能。
比如说无人驾驶,比如说无人工厂,再比如说头条,也可能是机器人写的,说不定连你今天看的新闻都是机器人写的,长此以往,或许连记者都可以不要了。有人说,人工智能会像前三次工业革命一样,将人类推进新的时代。随着世界正在逐步走向人工智能化,带来的除了更多的应用和便利,人工智能教育的优势:还将导致大量工作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那么这是否会给人类未来的教育带来改变?
我们人干吗呢?这里面产生一个很强烈的矛盾,就是科技知识快速发展,但是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停滞不前。我们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因为我们的大脑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随着科技发展,甚至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叫高科技时代,低智商社会。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我们一上地铁就开始看手机,反正在某一个场合,特别是乘公共交通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看手机。但是这不是学习,它只是信息。在迈进科技教育新时代的时候,有三个策略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一共包括这样四个维度,科学、STEAM、技术还有创客。科学,我们以中美的新课标为基础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技术是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教育,同时也是高新技术在教育当中的应用和体现;STEAM,我们认为它是一种新的方式,是一种跨学科融合的教育形式;创客,我们注重创新与分享,比如在美国大学,它的这个创客空间都是开放的,创客的项目也是真实的,他会帮助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获得商业投资的机会和很多新的工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