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教育方式正面临重大变革。智能技术不仅能够改变教学手段,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此外,人工智能的应用还使得教师的角色更加侧重于德育和能力培养等方面,促进了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本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随着机器对人工的替代,我们毕业生的竞争力何在?”在今天召开的首届中国智能教育大会上,当前我国教育系统中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严重不足,格物斯坦表示:必须从中学开始普及人工智能素质教育,减少考试负担,激发学习活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谓“人机一体”或“人机融合”,是指随着纳米技术、基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从生理、肉体上与机器合为一体,实现了“人的机器化”和“机器的人化”。在这方面,医学上已展示了很好的前景。在这里,笔者关心的是教育问题,即通过机器与人脑的联结而实现的“意识传导”将会对教育方式进而对教育的性质产生的影响。“意识传导”是指机器与人脑进行联结,从而实现意识、信息在机器和人脑之间的直接传导。

目前人脑与电子设备和网络结合的实验虽然仍处于实验阶段,但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人工智能在应用于人机一体、意识传导方面所展示出的巨大潜力不可估量。在乐观派看来,“意识上传成为现实只是个时间问题,”

即便人工智能不可能完全失去控制,一定程度的失控又如何承受。当科学家、人类最聪明的大脑都无法理解洞察如何运算和做出决定的机器,机器为什么就要按照人的期望和价值选择来教育人类?从逻辑上讲,它并不是必然的对抗人类,也不是简单的听从或依赖于人类,而仅仅是按照机器自己的“意愿”、逻辑、不断升级和进化的算法在工作,在引导和教育学习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人工智能普遍应用之后,对一般的个体、儿童来说,不是机器在依赖于人,而是人的一切都离不开机器,包括教育和学习,不是个体在控制机器,而是高度进化的机器在洞察、分析、调节和引导着人的生活、学习、成长。在很大程度上,我们还不如人工智能更了解自己,只能把我们自己的规划、改善和提升都交给了机器和算法。

人工智能全面改变了教师角色。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使教师角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人工智能不会直接取代教师,但通过“人——技”结合可以使教师从繁重的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德育和能力培养等工作。智能时代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发生巨大变化,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教师能力标准将被重新定义,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将全面更新。

人工智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在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作用机理、实施路线、师资力量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有待研究解决。高校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学科支撑,应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加强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育融合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早日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综上所述,教育是塑造人的工作,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的理想是点燃每个人希望的火焰,促进所有人的自由发展。但是,工业革命后,教育越来越成为传授标准化知识技术的工具,分数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评价标准,人——个性化、生动活泼的人在教育中越来越模糊。而人工智能在教育上的广泛使用,为教育回归本源,为教育、教师聚焦于学生、聚焦于人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