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技术:制造、应用与未来展望
1. 微针制造方法
微针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同类型的微针制造方法各有特点。
1.1 硅微针制造
硅微针有多种类型,适用于不同应用。但这些制造工艺大多需要一个或多个深反应离子刻蚀(DRIE)步骤,导致成本相对较高。例如,有的硅微针制造采用DRIE和各向异性KOH蚀刻步骤结合,有的使用DRIE和各向同性蚀刻步骤结合来制造侧开口硅微针,还有的是制造带有集成玻璃通道的硅微针。
1.2 聚合物微针制造
目前所展示的中空聚合物微针阵列都需要深度X射线曝光。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制造方法:
- Moon等人的方法 :使用双层深度X射线曝光。首先,将750 - 1200μm厚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层通过由三角形不透明区域(每个区域有一个透明孔)组成的掩模进行垂直深度X射线曝光。由于PMMA是正性光刻胶,曝光区域在显影时会被去除,第一次曝光时掩模的透明孔定义了针腔,不透明三角形勾勒出针的轮廓。然后,通过同一掩模以20°角进行第二次曝光,保护之前未曝光区域的角落。显影后,未曝光的三维区域形成微针,但针腔是盲孔,终止于平面基板。
- Pérennès等人的方法 :同样采用双层深度X射线曝光PMMA。先将2.7mm厚的PMMA片通过锯齿形掩模图案曝光,得到几个具有直边和锯齿形边的扁平PMMA器件。将这些器件翻转90°,使直边站立并对齐锯齿。用液态PMMA将它们粘合在一起并粘合到导电基板上。接着使用与Moon等人类似的掩模进行第二次深度X射线曝光。显影时,针腔内的PMMA显影速度比针周围的本体慢,可在针形成但针腔未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