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新组织设计的出现:知识管理视角

新组织设计与知识管理

新组织设计的出现:知识管理视角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知识管理(KM)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有效的知识管理能够促进知识共享、提高创新能力和增强组织的竞争力。本文将探讨新组织设计在知识管理中的出现,以及文化和知识边界对其的影响。

1. 激励系统、技术和结构对知识管理的影响

在不同的组织阶段,激励系统、技术和结构对知识管理有着不同的影响。
- 激励系统 :同事之间的信任在知识管理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在SCCC阶段,同事之间的信任导致了过于僵化和层级分明的结构,限制了项目团队对客户知识的开发。而在合并期间,不稳定的环境促使同事之间建立了更强的信任,促进了互助和知识共享。合并后,新的灵活结构似乎不再依赖同事之间的信任来发展知识,但激励系统对知识管理产生了矛盾的影响,例如远程培训工具、组织文化和流动性并非对所有人都具有激励作用。
- 技术 :案例研究结果显示,在三个阶段中,知识管理实践不断改进。这表现为现有知识管理系统(KMS)的发展、新KMS的建立以及这些工具的更广泛应用。在第一阶段,KMS的存在不足以鼓励其广泛使用或促进知识共享,SCCC组织设计的其他领域构成了知识管理的障碍。在合并期间,这些障碍逐渐被消除,技术的使用得到了发展,并在合并后变得广泛。当NSN的新组织设计实施时,技术(KMS)的使用不再遇到障碍,得到了充分发展。
- 结构 :SCCC的层级结构对知识管理和KM工具的使用构成了障碍。NSN的新结构对知识管理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但知识管理过程比SCCC时代有所改善。Galbraith认为,可以通过对组织设计的其他组件采取行动来弥补结构的缺点。在NSN,高度复杂的整合模式,如电子社区、支持沟通和协调的KMS、区域技能发展负责人和矩阵结构,抵消了结构对知识发展影响的两面性。

以下是不同阶段各因素对知识管理影响的表格总结:
|阶段|激励系统|技术|结构|
| ---- | ---- | ---- | ---- |
|SCCC阶段|导致僵化结构,限制客户知识开发|KMS未充分发挥作用,存在障碍|层级结构阻碍知识管理|
|合并期间|促进互助和知识共享|障碍逐渐消除,技术使用发展| - |
|合并后|激励系统有矛盾影响|技术使用广泛,无障碍|新结构有两面性,但知识管理改善|

2. 文化对新组织设计的影响

文化在知识管理中起着重要而复杂的作用。研究发现,当合并达到一定成熟度并建立了更稳定的组织氛围时,一些影响知识管理发展的组织条件变得可变、矛盾或具有两面性,这是由于三重文化特征(国家文化、组织文化和专业文化)的影响。
- 文化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 :个人在组织中履行的角色的专业特征会影响他们对学习和知识共享的行为。国家文化也极大地影响着是否采用新文化。在案例研究中,员工对NSN的工作方式和新专业实践的接受程度不同,因为NSN的文化和战略高度倾向于远程工作和工具使用。因此,NSN的KM计划的成功部分取决于专业文化、组织文化和员工的国家文化。
- 文化与知识管理的相互影响 :文化不仅影响知识管理过程,知识管理实践也会反过来影响文化。文化的假设、价值观和人工制品可能会受到新知识的影响,这就是组织学习,它将实践转化为常规,进而指导个人行为。组织文化对知识管理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文化实践,如共享、开放和信任,有助于知识管理;而消极的文化实践,如个人主义和个人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知识管理失败。

文化对知识管理的影响可以用以下mermaid流程图表示:

graph LR
    A[文化(国家、组织、专业)] --> B[影响个人知识共享行为]
    B --> C[影响知识管理过程]
    C --> D[知识管理实践]
    D --> E[反作用于文化]
    E --> F[塑造组织文化和专业文化]
3. 知识边界管理

知识边界管理对于促进项目团队实现共同目标所需的知识共享至关重要。Carlile识别了位于不同知识领域边界的知识的三个关系属性:差异、依赖和新颖性。他还区分了三种类型的知识边界:句法边界、语义边界和语用边界,并提出了三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 知识边界类型及管理方法
- 句法边界 :其特点是组织参与者之间的差异和依赖具有稳定性和可控性。知识转移是处理句法边界的最合适方法,这种方法基于开发共同的词汇(语言)来共享和评估边界处的知识。
- 语义边界 :当新颖性使某些依赖、差异或解释变得模糊时,会从句法边界过渡到语义边界。Carlile建议采用翻译方法(“解释性”方法)来创建共同的解释,以共享和评估边界处的知识。
- 语用边界 :当重大新颖性导致参与者之间出现利益冲突时,会从语义边界过渡到语用边界。这些利益冲突构成了边界处知识共享和评估的障碍。Carlile认为,语用边界的管理基于一种转变方法(基于政策的方法),通过转变参与者的冲突利益和知识来促进共同利益的发展。

以下是知识边界类型及管理方法的列表总结:
- 句法边界 :稳定性和可控性,知识转移方法,基于共同词汇
- 语义边界 :新颖性导致模糊性,翻译方法,创建共同解释
- 语用边界 :利益冲突,转变方法,促进共同利益

在案例研究中,不同阶段的知识边界情况不同。在S和N合并开始及新公司NSN创建时,知识边界主要是语用性质的,这是由于合并这一外部新颖性和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破坏了项目团队成员之间差异和依赖的稳定性。而案例研究的第一阶段与句法知识边界相关,因为项目中缺乏显著的新颖性。在三个研究阶段中,Carlile提出的三种知识边界管理方法都存在,但各阶段的实施手段有所不同,这取决于理论模型确定的知识管理发展条件以及公司中不同的主流文化。

4. 学习型组织设计与知识边界管理的互补性

研究模型“学习型组织设计”与Carlile提出的知识边界管理框架具有互补性。新模型通过识别有效实施这些方法所需的条件和手段,补充了Carlile的方法。
- 各因素对知识边界管理方法的贡献
- KM策略 :KM策略在NSN的第二和第三阶段进行了大规模宣传,同时伴随着KMS的更多使用和远程通信工具的引入,有助于知识边界管理方法的成功实施。而在SCCC,由于管理层参与不足,情况并非如此。
- 培训激励 :新技术培训激励在各研究阶段对知识管理的成功起到了积极作用。培训有助于减少员工对知识共享的抵触情绪,促进团队成员在利益冲突时进行谈判,并帮助员工构建共同的词汇和解释。然而,在第三阶段,为降低成本而发展的工具支持的远程培训使一些更倾向于传统面对面培训方法的团队成员失去了动力,引发了利益冲突和对变革的抵制。
- 语言 :在第一阶段,语言对知识管理产生了双重影响。对于掌握德语的员工来说,语言是一种整合手段,促进了知识共享;而对于其他员工来说,语言是知识共享的障碍。这体现了国家文化对知识管理的负面影响。NSN选择英语作为官方工作语言,有助于在第二和第三阶段管理具有显著新颖性的知识边界。
- 结构 :SCCC的结构在第一阶段阻碍了知识管理的效率,而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层级数量的减少缓和了这种负面影响。NSN的矩阵结构和团队虚拟化带来的复杂性和面对面关系的减少等负面因素,通过整合设备在语用边界管理方法中得到了补偿。
- KMS :KMS在知识管理中发挥了双重作用。一方面,它们为知识的收集、存储和恢复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它们有助于构建边界对象,改变团队成员和管理层对知识共享的行为。NSN的KMS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成为了边界对象。
- 文化 :组织中的三种文化(国家、组织和专业文化)影响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过程也会影响文化,促进专业文化的构建和组织文化的巩固。有利于知识管理的文化产生的共同实践有助于减少或消除文化的负面影响,促进知识管理的成功。这些共同实践可以被视为边界对象,组织文化是Carlile提出的知识管理方法成功的必要工具之一。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习型组织设计与知识边界管理框架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在实际应用中,组织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知识管理,实现组织的目标。

新组织设计的出现:知识管理视角

5. 各因素对知识边界管理影响的深入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各因素在不同阶段对知识边界管理的具体影响,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每个因素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以下是一个详细的表格,展示了各因素在不同阶段对知识边界管理的作用:
|阶段|KM策略|培训激励|语言|结构|KMS|文化|
| ---- | ---- | ---- | ---- | ---- | ---- | ---- |
|第一阶段|SCCC管理层参与不足,策略未有效促进知识边界管理|培训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未充分发挥|德语对部分员工是障碍,对部分是整合手段|层级结构阻碍知识边界管理|KMS未充分发挥作用|国家文化(如德语主导)有负面影响|
|第二阶段|NSN大规模宣传策略,促进知识边界管理|培训激励积极,促进知识共享和谈判|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有助于管理知识边界|层级减少,促进沟通和谈判|KMS使用增加,开始发挥边界对象作用|文化差异引发一定冲突,但共同利益开始显现|
|第三阶段|策略持续发挥作用,推动知识边界管理|远程培训引发部分员工抵触,需其他手段协调|英语持续促进知识边界管理|矩阵结构和虚拟化的负面影响通过整合手段补偿|KMS成为重要边界对象|文化逐渐融合,共同实践促进知识管理|

从这个表格中可以看出,不同因素在不同阶段的作用有所不同,并且相互影响。例如,在第二阶段,KM策略的宣传和KMS使用的增加相互配合,促进了知识边界管理;而在第三阶段,培训激励的变化引发了员工的抵触情绪,需要通过其他激励措施或谈判技巧来解决。

6. 知识边界管理在组织变革中的应用

在组织变革过程中,如S和N的合并,知识边界管理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个mermaid流程图,展示了在组织变革中知识边界管理的应用流程:

graph TD
    A[组织变革开始(如合并)] --> B[识别知识边界类型(句法、语义、语用)]
    B --> C[根据边界类型选择管理方法(知识转移、翻译、转变)]
    C --> D[实施管理方法,利用各因素(KM策略、培训等)]
    D --> E[评估知识边界管理效果]
    E --> F{效果是否达标}
    F -- 是 --> G[知识边界有效管理,促进组织目标实现]
    F -- 否 --> H[调整管理方法和各因素投入]
    H --> D

在组织变革开始时,首先需要识别知识边界的类型,这有助于确定合适的管理方法。然后,根据选择的管理方法,利用KM策略、培训激励、语言、结构、KMS和文化等因素来实施管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评估知识边界管理的效果,如果效果不达标,则需要调整管理方法和各因素的投入,直到达到预期效果。

7. 总结与启示

通过对知识管理中各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总结和启示:
- 综合考虑多因素 :知识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激励系统、技术、结构、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组织在实施知识管理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不能只关注某一个方面。
- 适应组织变革 :在组织变革过程中,如合并、结构调整等,知识边界会发生变化,需要及时识别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同时,要利用好各因素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促进知识边界的有效管理。
- 文化融合与建设 :文化对知识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组织应注重文化的融合与建设。通过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如鼓励分享、开放和信任的文化,促进知识管理的成功。
- 持续评估与调整 :知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持续评估和调整。组织应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确保知识管理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策略。例如,对于层级结构复杂的组织,可以考虑减少层级,促进沟通和知识共享;对于文化差异较大的组织,可以加强文化融合,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和实践。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组织可以更好地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