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知识与国际绩效的关联探究
1. 知识基础概述
为了理解知识的本质,我们先简要介绍基本的知识类别和主要的知识相关机制。主要有两种基本的知识类别:
- 隐性知识(“know - how”) :它嵌入在企业组织中,这使得企业能够轻松抵御竞争对手的模仿。隐性知识会引发基于累积学习的内部效应,从而使企业能够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通过外包或网络战略来挖掘盈利机会。实现这些内部效应的基本学习机制是复制和部分复制。然而,隐性知识的特性也使得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变得困难,这可能会促使企业将外国直接投资(FDIs)作为克服知识转移难题的战略手段。
- 编码化和通用信息(“know - that”) :它让企业能够利用其他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外部知识库所产生的外部效应。这些信息是网络外部性的来源,与之相关的最重要机制是知识转移和通过整合实现的知识创造。
此外,还有以下几个知识决定因素构成了基于知识的企业观:
1. 可专有性制度 :指企业保护其创意不被模仿的难易程度。可专有性不仅取决于法律保护(如专利、商标等),知识的性质可能更为重要。知识越隐性,或者规模经济越高,知识的可专有性就越强。
2. 互补能力 :是企业完成自身内部能力所需的外部能力。
3.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当企业主要利用自身的资源、常规和能力时,能够基于累积学习来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4. 路径依赖 :基于累积的内部学习机制。
5. 不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