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摩尔斯电码与盲文:二进制编码的奇妙世界
摩尔斯电码:编码与组合的奥秘
摩尔斯电码大约在1837年由塞缪尔·芬利·布雷思·摩尔斯(Samuel Finley Breese Morse)发明,后经他人进一步发展,演变成了不同版本,本书中描述的系统更正式的名称是国际摩尔斯电码。它的发明与电报的发明息息相关,电报中的硬件还能模拟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发送与接收的差异
大多数人发现发送摩尔斯电码比接收更容易。即使没有记住摩尔斯电码,也可以使用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表格来发送。然而,接收并将其翻译回文字则要困难得多,也更耗时,因为需要反向推导特定编码序列对应的字母。例如,如果收到“ -·– ”,在未记住代码的情况下,必须逐个字母扫描表格,才能最终发现它代表字母“Y”。
编码组织方式的探索
我们现有的表格是从字母到摩尔斯电码点和划的翻译,但缺乏反向的表格。在学习摩尔斯电码的早期,这样的反向表格会很方便,但构建它并不容易,因为点和划无法按字母顺序排列。
一种更好的编码组织方式是根据点和划的数量进行分组:
- 包含一个点或一个划的摩尔斯码序列只能代表两个字母:E 和 T。
- 由两个点或划组成的组合提供了另外四个字母:I、A、N 和 M。
- 三个点或划的模式给出了八个字母。
- 四个点或划的序列允许再表示 16 个字符。
这四个表格总共包含 30 个代码,比拉丁字母表的 26 个字母多 4 个。最后一个表格中的 4 个代码是用于带重音的字母。
这些表格在接收摩尔斯电码时很有帮助,收到特定字母的代码后,根据点和划的数量可以找到对应的表格进行查找。每个表格都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