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学习率衰减方法:原理、实现与应用
1. 学习率衰减的重要性与方法概述
在神经网络训练中,学习率的选择至关重要。合适的学习率能使算法快速收敛到最优解,而不恰当的学习率可能导致训练无法收敛或收敛速度过慢。为了更好地控制学习过程,动态学习率衰减方法应运而生。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动态学习率衰减方法,包括步长衰减、逆时间衰减、指数衰减、自然指数衰减,并探讨它们在TensorFlow中的实现以及在实际数据集上的应用。
2. 步长衰减(Step Decay)
步长衰减是一种相对自动的学习率调整方法,它每隔一定数量的迭代就将学习率乘以一个常数因子。其数学公式为:
[
\gamma = \frac{\gamma_0}{ \lfloor j / D \rfloor + 1}
]
其中,(\lfloor a \rfloor) 表示 (a) 的整数部分,(D) 是一个可调整的整数常数。
例如,使用以下代码可以实现步长衰减:
import numpy as np
epochs_drop = 2
gamma0 = 2
j = 10 # 迭代次数
gamma = gamma0 / (np.floor(j/epochs_drop)+1)
步长衰减引入的额外超参数如下表所示:
| 超参数 | 示例 |
| ---- | ---- |
| 算法更新学习率的迭代次数 | 选择迭代次数4 |
| 每次更改后的学习率值(多个值) | 从迭代1到3,(\gamma = 2);从迭代4开始,(\g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80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