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忆阻器件与基于波的多数门研究
1. 有机忆阻器件研究概述
有机忆阻器件在生物启发应用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众多研究围绕其原理、特性及应用展开。忆阻器最初由L. O. Chua于1971年提出,被认为是缺失的电路元件。2008年,D. B. Strukov等人宣称找到了缺失的忆阻器。此后,关于忆阻器的研究不断深入,涉及多种材料和应用场景。
1.1 忆阻器材料研究
- 无机材料 :如稀土氧化物Gd₂O₃薄膜、钛氧化物薄膜、氧化铈薄膜等,在忆阻应用中展现出不同的特性。例如,X. Cao等人研究了Gd₂O₃薄膜的无形成共焦电阻开关效应,可用于忆阻应用;F. Argal研究了钛氧化物薄膜的开关现象。
- 有机材料 :聚对苯撑乙烯(PANI) - 聚环氧乙烷(PEO)结等有机材料构成的混合电子器件也被广泛研究。V. Erokhin等人在这方面开展了多项工作,如基于PANI - PEO结的混合电子器件研究,以及对聚苯胺基有机忆阻器件的电化学模型研究等。
1.2 忆阻器特性研究
- 电阻开关特性 :许多研究关注忆阻器的电阻开关特性及其影响因素。A. Younis等人研究了氧化铈薄膜中氧含量对电阻开关特性的主导作用;S. La Barbera等人探讨了丝状开关与突触可塑性的关系。
- 突触可塑性 :忆阻器的突触可塑性在神经形态计算中具有重要意义。M. Prezioso等人研究了金属氧化物忆阻器的自适应尖峰时间依赖可塑性;D.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4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