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特殊学生学习体验的创新方法与实践
1. 聋人与听力正常学生眼动协作研究
1.1 视觉线索的理论基础
视觉线索的研究源于认知心理学的悠久历史、关于聋人和听力障碍学生在学习环境中视觉需求的文献,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和观察。研究发现,聋生观看课程材料(如幻灯片)的时间远少于听力正常的学生,导致听力正常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信息更多。合适的参考线索有助于弥补聋生和听力正常参与者在幻灯片观看时间上的不平衡。
1.2 视觉线索的特性
研究表明,呈现线索对较慢、认知要求高的任务干扰较小。聋生具有不同且增强的视觉策略,可融入线索以更有效地提示注意力,他们对周边闪烁目标的反应也比听力正常者更快。
1.3 试点研究
- 实验设备 :使用连接到 22 英寸 LCD 显示器的 SensoMotoric Instruments(SMI)眼动仪,通过低强度红外光反射追踪和记录受试者的眼动。
- 线索视频生成 :招募一名听力正常的学生观看讲座视频,捕捉其眼动数据。创建一个基于这些数据的圆形线索,即对过去 2 秒的注视位置求平均值,绘制一个直径为 100 像素的圆,圆心位于平均注视位置。
- 实验设计 :招募 4 名聋生和 4 名听力正常的学生,让他们在眼动仪前观看主流视频讲座。讲座分为两个 4 分半钟的片段,采用平衡、重复测量设计,比较有无视觉线索的情况。同时,提供简短的指导视频让用户熟悉系统。将讲座视图分为三个感兴趣区域(ROIs):讲师、翻译和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