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总线与互连技术全解析
1. 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是计算机的一个子系统,它能实现数据在主板或系统板上各组件之间的传输,也可用于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传输场景包括在内存与其他组件间的来回传输,以及中央处理器(CPU)与其他组件之间的传输。每条数据总线一次可处理多个比特的数据,在特定时间段内数据总线能够处理的数据量被称作带宽。
典型的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或64位,这意味着每个周期内最多可有32位或64位的数据通过数据总线。早期个人计算机中,主板的数据总线直接连接计算机的内存和外设,这些电气总线相互平行且有多个连接点。但这种直接连接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所有设备都必须以相同速度运行。
为解决此问题,开发者采用总线控制器将CPU和内存与外设分开,这样CPU速度可提高,而无需外设速度同步提升。该系统还允许扩展卡之间直接通信,无需经过CPU,从而加快数据传输。不过,所有设备仍需以相同速度通信,低总线速度可能会拖慢整个计算机系统。
现代计算机同时使用并行和串行数据总线。并行数据总线通过多根导线同时传输数据,每根导线(有时也称为路径)传输1位数据。常见的并行总线有ATA(高级技术附件)、PC卡(用于笔记本电脑)和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串行数据总线则只有一根导线或路径,数据逐位传输。常见的串行数据总线包括USB(通用串行总线)、FireWire、Serial ATA和Serial Attached SCSI。
几乎每台计算机都有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内部数据总线(也称为本地总线)连接主板上的所有组件,如CPU和内存;外部数据总线则将所有外设连接到主板。外部数据总线有多种类型,具体使用哪种取决于所连接的外设。如今,USB实际上已成为外设的标准接口。 <
计算机总线与互连技术详解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5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