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软件安全指南:保障现代应用的安全基石
1. 云原生基础概述
云原生技术正在改变软件的构建和部署方式。理解云原生世界,需要明白为何要采用云原生架构。采用云原生架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灵活性:能够快速响应业务需求的变化,实现快速迭代和部署。
- 可扩展性:轻松应对流量高峰,通过自动化扩展资源来满足业务增长。
- 成本效益:按需使用资源,避免过度配置,降低成本。
云模型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 云模型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 | ---- | ---- |
| 公有云 | 由第三方云服务提供商提供,多租户共享资源,成本低 | 小型企业、初创公司,对成本敏感且对数据安全要求相对较低的应用 |
| 私有云 | 企业自行搭建和管理,资源独立,安全性高 | 金融、医疗等对数据安全和隐私要求极高的行业 |
| 混合云 | 结合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势,灵活调配资源 | 需要兼顾成本和安全,有不同安全级别的业务需求的企业 |
思考云原生的方法包括从应用的设计、开发到部署的全流程,以容器化、微服务等理念为核心。云原生系统的组件包括:
- 编排:如 Kubernetes,用于自动化容器的部署、扩展和管理。
- 监控:实时收集和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如 Prometheus。
- 日志和追踪:记录系统的运行日志和请求追踪信息,如 Elasticsearch、Fluentd 和 Kibana 组成的 EFK 栈。
- 容器注册表:存储和管理容器镜像,如 Harbor。
- 服务网格:管理微服务之间的通信,如 Istio。
- 安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6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