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中外一些养老逻辑的时候, 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就是高科技国家对于全球普通国家 vs 国内城市对于农村 ,是一个逻辑.
高科技国家通过控制搞科技产业, 大量获取高附加值的收入, 第三世界不得不为这些产业溢价购买, 而常规产业为主的第三世界不得不折价出售自己产品.
农村生产的粮食,被人为压低价格出售, 化肥\电子产品\工业产品 被溢价卖给农民, 这个就是所谓的工农业剪刀差
城市外的人, 要进入城市, 必须买房才能享受教育\医疗\养老等福利, 买房落户成为了他们必须要缴纳的高昂的门槛, 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城乡剪刀差.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农村的人, 如果不是在江浙这个特殊的地方, 你人生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快脱离这个设定的折价场 , 单靠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改变这个现状的, 必须出去, 到一个溢价的市场, 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前,教育还是最廉价可以改变农民孩子的方法.
大部分普通国家,相对高科技国家就是一个大农村或者是一个折价市场, 我们依赖于他们的消费需求(城市消耗了大量的农业品,但是又倾销过来大部分工业品) , 当我们突然失去需求时候, 我们生产的大部分商品或者货物没有销路了,导致原来几十年固化下来的生产规模一下子停止了, 所以出现了失业的潮, 但是这个不影响农业在中国城乡之间小剪刀差的局面, 机会还是大城市多. 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 你其实格局就小了.
发达国家(全球掌握溢价能力和溢价输出能力) vs 第三世界(包括大部分基础工业国\农业国\无基础国家) , 城市(区域溢价能力和溢价输出能力) vs 农村
所以改变人生第一个目标, 认清自己的所在, 就是尽快跑到溢价能力强的地方, 获取人生的第一桶金子或者资本, 为后面做准备. 30以前就尽量往上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