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T节能机制(Target Wake Time)

TWT(TargetWakeTime)是802.11ax标准的一种新节能机制,首次在802.11ah中引入,用于物联网环境。它允许终端和AP预约定时唤醒进行数据交换,减少不必要的功耗。TWT包括IndividualTWT、BroadcastTWT和OpportunisticPS三种工作模式,优化了设备的能源效率,尤其适用于大规模物联网设备和移动设备的场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序言

我们以前介绍过关于802.11协议的节能机制,包含了PSM,APSD,PSMP以及SMPS。在802.11ax中,为了在速率提高的场景下,降低所花费的功耗,协议采用了一种新的节能机制TWT(Target Wake Time)。TWT首先是在802.11ah中被引入的,在802.11ax中又经过一些改良。本文就针对于TWT技术做一个介绍。

本文参考:

TWT节能机制简介(Target Wake Time)

TWT定时唤醒机制(Target Wake TimeTWT)首次出现在802.11ah “Wi-Fi HaLow”标准中,其用于支持大规模物联网环境下的节能工作。随着IEEE 802.11ax标准的发展,TWT的功能获得了进一步的扩展,这使得IEEE 802.11ax标准能够更加优化设备的节能机制,提供更可靠,更节能的传输机制。在802.11ax中,TWT机制在ah的基础上,已经被修改为支持基于触发的上行链路传输,从而扩展了TWT工作的范围。

在TWT中,终端和AP之间建立了一张时间表(该时间表是终端和AP协定的),时间表是由TWT时间周期所组成的。通常终端和AP所协商的TWT时间周期包含一个或者多个beacon周期(总体时间比如几分钟,几小时,甚至高达几天)。当终端和AP所协商的时间周期到达后,终端会醒来,并等待AP发送的触发帧,并进行一次数据交换。当本次传输完成后,返回睡眠状态。每一个终端和AP都会进行独立的协商,每一个终端都具有单独的TWT时间周期。AP也可以将终端们根据设定的TWT时间周期进行分组,一次和多个终端进行连接,从而提高节能效率。

 

如上图所示,User 1和User 2分别和AP协定了两个TWT时间周期,分别为TW1和TW2。终端User 1和User 2默认就工作在睡眠模式下(sleep mode),保持一个较低的功耗。当TWT时间周期到达时,AP会发送一个触发帧(Trigger)给终端,终端进而苏醒并和AP执行数据交换,当数据交换完成后,终端恢复睡眠模式。TWT和传统PSM模式的差别是,终端只在TWT时间开始的时候苏醒,而在PSM模式中,从该beacon周期开始,终端就会通过该beacon帧中的DTIM信息,观察是否AP是否由缓存自己的数据帧,如果有的话,那么就保持苏醒,直到接收完成后,才恢复到睡眠模式。在上图中,如果是传统的PSM的话,若本轮beacon帧中提示有User 1的信息,那么其不会在TW1时间内睡眠,会保持苏醒,直到数据交换完成后,才恢复睡眠。

TWT的三种工作模式

TWT一共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是:1)Individual TWT,2)Broadcast TWT,3)Opportunistic PS。

  • Individual TWT:该模式下终端会和AP协商特定的TWT时间,该时间会被存放在AP的时间表中。终端会在特定的时间醒来并和AP进行帧交换。每一个终端仅仅直到自己和AP协商的TWT时间,不需要知道其他终端的TWT时间。Individual TWT还有多种工作模式,比如说显式工作模式。

其大致工作流程如下:

  • 终端想要建立一个TWT连接,其会将自己的节能调度信息告知给AP
  • AP将会分配TWT周期,并将该周期反馈给终端
  • 终端会在指定的TWT周期时苏醒,并和AP进行数据帧交换
  • 在本轮交换中,会分成显式和隐式两种工作模式
    • 显式工作模式
      • 在本次数据帧交换中,AP会显式告诉终端,下一轮的TWT周期
      • 终端会在新的指定的TWT周期时苏醒,并再一次和AP进行数据帧交换
    • 隐式工作模式
      • 在本次数据帧交换中,AP不会告诉终端,下一轮的TWT周期
      • 终端会自己计算出下一轮的TWT周期(通过在当前TWT周期上增加一个特定的时间)
      • 终端会在自己计算的TWT周期时苏醒,并再一次和AP进行数据帧交换

 

如上图所示,终端会在苏醒的时候,首先和AP发起一个TWT建立请求,终端和AP协商一个TWT时间(即图中Negotiate a schedule),当协商完成后,终端就进入睡眠状态。在该图上,AP发送Beacon时,也会包含了公开的TWT信息,在Individual TWT工作模式下,该信息终端时不需要的。终端一直保持睡眠状态,直到TWT时间到达。终端苏醒,并接收AP的触发帧,即TWT Trigger。当终端接收到该触发后,其会和AP进行数据帧交互。于此同时,AP会告知终端下一次的TWT时间(在显式TWT中,睡眠间隔的逐次设定的),终端会在新的TWT时间上,定时苏醒,并执行数据帧交换。TWT的一次苏醒间隔有可能是小于一个beacon周期,也有可能是大于一个beacon周期的,相比于传统的PSM,APSD之类的节能方式,更加具有一般性。

 

终端和AP可以关于TWT时间周期进行协商,终端可以要求取消TWT参数,或者向AP请求特定的TWT时间。如果AP统一终端的请求,其会反馈“Accept TWT”。还有多种协商的具体参数,可以参考上图,即协议中的Table 10-19a。

  • Broadcast TWT:广播TWT机制是一种由AP负责管理的工作机制。在该机制下,TWT时间周期是由AP宣告,通常AP会在每一个beacon帧中宣告本轮的TWT时间周期。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AP也会在其他的管理帧中宣告,比如Association帧,Reassociation帧或者Probe Response帧等等。我们需要注意在Broadcast TWT中,存在加入组和离开组的交互动作,终端需要向AP申请加组才可以执行Broadcast TWT,这个加组交互动作也是通过在终端和AP交换管理帧中,通过携带TWT elements完成的。当终端完成加组后,终端会按照最近接收到的TWT时间周期进行工作,此时这一类型的终端也被叫做“TWT Scheduled STA”,AP被称为“TWT Scheduling AP”。终端在TWT时间周期到达后进行苏醒,AP会发送广播的触发帧,发现哪些终端正在处于苏醒状态(加组后的终端们),并向这些终端发送数据帧,这里由于是广播通信,所以只有AP向节点发送。当AP发送完成后,终端恢复到睡眠状态,直到下一次广播TWT时间到达。通常,这种广播TWT中的时间间隔,我们也称为“TWT SP (Service Period)”。

 

如上图所示,AP会在Beacon帧中,进行TWT Broadcast时间周期(即TWT SP时间)的宣告。终端们苏醒并接收该Beacon信息。然后在对应的TWT时间到达时,对应的终端们会提前苏醒,接收AP发送的TWT trigger,以及AP发送的下行数据帧,在此过程中,AP也由可能发送新的一次的TWT Broadcast时间周期(即TWT SP时间)。终端接收完成后,进入睡眠状态,并在新的TWT SP时间到达时,再次苏醒,以后以此类推。

  • Opportunistic PS:机会PS模式和前面两种工作模式是类似的,但是没有AP和节点的协商过程。AP会在每一个Beacon内,公开宣告一个TWT时间。任意终端可以选择在这个公开TWT时间内进行苏醒,并和AP执行数据帧交换。这个交换可以是单个节点的,也可以是采用OFDMA机制进行交换。

 

如上图所示,AP在Beacon帧中宣告了一个公开的TWT时间,任意终端都可以直到该TWT时间。当该TWT公开时间到达后,AP会发送触发帧,此时苏醒的节点可以和AP进行交互,并执行数据帧的交换。在图中,由多个节点苏醒,从而触发了一次OFDMA类型的数据帧交互。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须注明出处和原文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79572297

</article>
<think>嗯,用户问的是“TWT技术”,我需要先确定这是什么领域的术语。TWT可能有多个含义,但结合之前的对话历史来看,用户之前讨论过路由器、DDR内存和光猫等网络设备相关话题,所以可能是在网络或通信技术中的某个缩写。 首先,常见的TWT缩写有哪些可能?在通信领域,TWT通常指“Target Wake Time”(目标唤醒时间),这是Wi-Fi 6(802.11ax)中引入的一项节能技术。用户之前提到过Wi-Fi 6路由器的内存需求,所以这可能是一个相关的点。 接下来,我需要确认用户是否指的是这个技术。如果是的话,需要详细解释TWT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优缺点。同时,用户可能对如何配置或实际应用TWT感兴趣,比如在智能家居或物联网中的使用。 另外,用户可能没有明确说明技术背景,可能需要区分TWT和其他类似技术,比如Wi-Fi 5中的节能机制。还要考虑用户可能的实际问题,比如如何启用TWT功能,或者它对电池寿命的影响。 需要确保回答准确且易于理解,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但又要足够详细。可能还需要提供示例或代码片段,比如路由器配置命令,但根据之前的回复,用户可能不需要太深入的代码,而是更关注概念和应用。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围绕TWT的不同方面,比如与其他技术的比较、配置方法、实际效果等,确保用户能进一步深入了解。</think>### **TWT技术解析:Wi-Fi 6中的高效节能机制** **TWTTarget Wake Time,目标唤醒时间)** 是Wi-Fi 6(802.11ax)标准中引入的一项关键技术,旨在优化设备的**电池续航与网络效率**。以下是其核心原理、应用场景及技术细节: --- #### **1. TWT的核心功能** - **精准睡眠调度**: 设备与路由器协商特定的唤醒时间,其余时间进入深度睡眠模式,减少无线信号侦听的能耗。 - **减少信道冲突**: 通过时间分片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避免多设备同时唤醒导致的竞争与重传。 - **延长电池寿命**: 适用于IoT设备(如智能传感器、摄像头)、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等低功耗场景。 --- #### **2. 技术原理与工作流程** 1. **协商阶段**: 设备向路由器发送TWT请求,指定唤醒间隔(如每100ms唤醒一次)。 2. **资源分配**: 路由器为设备分配专属时间窗口(TWT时间槽),避免与其他设备的通信冲突。 3. **执行阶段**: 设备仅在分配的时间槽内唤醒收发数据,其余时间保持休眠。 **示例场景**: - 一台智能门铃设置TWT为每5分钟唤醒一次,仅在唤醒时传输视频数据,其余时间关闭Wi-Fi模块以节省电量。 --- #### **3. TWT的三大优势** | 优势 | 描述 | 典型收益 | |------|------|----------| | **节能** | 设备无需持续监听信道,睡眠时间占比可达90%以上 | 电池寿命延长3-5倍(相比Wi-Fi 5) | | **抗干扰** | 时间槽分配减少设备间的竞争,提升密集环境(如公寓、办公室)的稳定性 | 网络延迟降低20%-30% | | **容量提升** | 路由器可同时管理数百个设备的TWT计划,优化频谱利用率 | 多设备并发性能提升40% | --- #### **4. 与传统节能技术的对比** | 技术 | 工作方式 | 劣势 | TWT改进点 | |------|----------|------|-----------| | **Wi-Fi 5(802.11ac)PSM** | 被动睡眠(依赖Beacon帧间隔唤醒) | 唤醒时间固定,无法灵活调整 | 主动协商唤醒时间,精确到微秒级 | | **DTIM(Delivery Traffic Indication Message)** | 路由器缓存数据并定期广播唤醒信号 | 所有设备同步唤醒,易造成拥堵 | 按设备分组唤醒,减少无效唤醒次数 | --- #### **5. 实际应用案例** - **智能家居**: 温湿度传感器每小时唤醒一次上传数据,续航从3个月延长至1年。 - **工业物联网**: 工厂设备状态监测模块通过TWT减少无线通信功耗,适应复杂电磁环境。 - **移动办公**: 笔记本电脑在待机状态下关闭Wi-Fi,仅在TWT时间槽同步邮件,续航增加2小时。 --- #### **6. 如何启用TWT功能?** - **路由器端配置**: 在Wi-Fi 6路由器管理界面(如华硕RT-AX88U、TP-Link Archer AXE11000)中启用TWT模式。 ```bash # OpenWRT系统启用TWT的命令示例(需支持802.11ax驱动) uci set wireless.radio0.twt=1 uci commit wireless wifi reload ``` - **客户端支持**: 确保设备的Wi-Fi芯片支持Wi-Fi 6(如高通骁龙888、Intel Wi-Fi 6 AX200)。 --- #### **7. 限制与挑战** - **兼容性问题**: 仅支持Wi-Fi 6设备,旧设备(Wi-Fi 5及以下)无法使用TWT。 - **延迟敏感场景**: 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如在线游戏、VoIP)需禁用TWT以避免唤醒延迟。 - **配置复杂度**: 大规模IoT部署需精细规划TWT时间槽,避免过度碎片化影响效率。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