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软件测试专题——之闲话照叙篇

本文永久更新地址:https://my.oschina.net/bysu/blog/1930485

【若要到岸,请摇船:开源中国 不最醉不龟归】

说到软件测试,这个职位目前在国内着实有点尴尬。外行的不知道这个是干啥子的,如果你要解释,当时又不想费那么多口水,你可以说属于it行业的。他们一般做room顿悟状;行内的又觉得低人一等,就连有些测试(主要是一些只会功能测试的,或者说只会点点点的低级功能测试,这两点有没什么区别?有什么区别?后面有时间再八一下吧)都会自觉低人一等,觉得自身就是开发或者其他职位的附庸。其实有些人有这些心理,对,也不对。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就涉及到下来的内容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这些天跟之前的一些同学交流,他们现在要么是自己开培训机构,要么当培训老师。主要是软件测试方面的(当然也有从事区块链方面的培训的,总感觉这方面有点高大上,这是相对低级的功能测试而言),刚好本人也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如果单从低级的功能测试而言,我个人认为只要四肢健全,智商在90+(智商分值对应的正常登记看文末)都是可以胜任的。

细心的同学可能就发现了,上面我几次提到低级功能测试字眼。不知道专业书籍有没这方面的区分,但是个人觉得功能测试也有低高之分。低级的功能测试,就是人家给你一些测试用例,你就照着测试用例执行(业内自嘲的叫法是“点点点”,据说32瞬间赞,就可以这么练出来当然,这只是博主的玩笑话),完全没有自己思想地延伸,如果经验丰富的测试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感觉某些地方会出问题,很大程度上就会出问题。不要觉得这是第六感,觉得很玄乎。其实不然,何为经验丰富?业务相当熟悉,后台的架构,实现逻辑等都很熟悉的测试人员就是能凭第六感提bug的经验丰富测试人员。高级的功能测试甚至可以跟开发一起讨论实现业务的逻辑,虽然真正的编码他未必能写出来,但是实现逻辑他却可以给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你能做到这一步,你还会觉得自己低人(开发)一等吗?还会觉得你就是别人的附庸,可有可无的吗?还需要在项目组里面感觉自己卑微如尘埃吗?开发甩过来的锅,只能一声不吭地接住,成为忍者神龟般地背锅侠吗?

至于成为高级的测试人员如果本身没有相关的基础的话,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同样的,培训机构也是一样的。很多软件测试的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一个半月~两个月之间,学费一般13000~14000之间,博为峰培训之前的时间挺长的,不过费用也多很多(据说20000+),其实这完全没必要。

了解过这些培训机构的课程表,无非就是Linux,MySQL(Oracle),环境搭建,功能测试用例的编写,编程基础,接口测试(JMeter入门),自动化测试(入门),性能测试(入门)。到最后一个星期就是简历的包装,模拟面试,然后就是推荐简历,用人单位筛选简历,觉得可以,就安排面试。纵观整个培训的流程,最终能否就业,也是看你个人面试的结果如何。所谓的包就业,那也是坑人的。试想,你如果面试不上,用人单位不要你,培训机构如何包就业?

上面说了那么多,个人的观点就是如果有定力的同学,无需培训,只需系统学习以上知识就可以面试软件测试职位。本人打算下班有空之余,写一个测试软件专题,就按照以上内容来写,当然仅限平时面试,工作用到知识,如果需要扩展知识的同学,本人也会提供几个比较靠谱的学习网站的针对课程,可以自行到上面去学习。不过不建议学习初期,知识面扩得太广,免得跟博主一样,兴趣广泛,心得全无。还是那句话,一切的学习不以实用为目的,都是浪费时间,都是跟自己的人生耍流氓。

如果这算业余工作的话,工期我可无法保障,因为本人现在某为负责自动化测试,明天又得接手未接触过的业务的API自动化。所以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吧~反正有时间,又不累的时候就写一下。后面如果能坚持下来,可能考虑承接简历包装,远程模拟面试等业务。不过这些现在言之尚早。接下来写的是《(一)软件测试专题——之Linux常用命令篇》。

软件测试交流Q群:127834498

PS:智商140以上者称为天才,智商120-140为最优秀,100、110、120为优秀,90-100为常才,80-90为次正常,70-80为临界正常,60-70为轻度智力落后,50-60为愚鲁,20-25为痴鲁,25以下为白痴。

最后铺一下楼主的写博客的环境,是多么艰辛,完全是站着写的。这么辛苦的码字,如果写得不好,你忍心吐槽吗?忍心拍砖吗?换句话说,博主这么辛苦都为了你写博客,你好意思偷懒,不好好学习吗!acc727facbc9829f898363176cc94b6570e.jpg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扫描单分子定位显微镜(scanSMLM)技术及其在三维超分辨体积成像中的应用。scanSMLM通过电调透镜(ETL)实现快速轴向扫描,结合4f检测系统将不同焦平面的荧光信号聚焦到固定成像面,从而实现快速、大视场的三维超分辨成像。文章不仅涵盖了系统硬件的设计与实现,还提供了详细的软件代码实现,包括ETL控制、3D样本模拟、体积扫描、单分子定位、3D重建和分子聚类分析等功能。此外,文章还比较了循环扫描与常规扫描模式,展示了前者在光漂白效应上的优势,并通过荧光珠校准、肌动蛋白丝、线粒体网络和流感A病毒血凝素(HA)蛋白聚类的三维成像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性能和应用潜力。最后,文章深入探讨了HA蛋白聚类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模拟了24小时内HA聚类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从分子到细胞尺度的多尺度分析能力。 适合人群:具备生物学、物理学或工程学背景,对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尤其是从事细胞生物学、病毒学或光学成像研究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和掌握scanSMLM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三维超分辨成像中的应用;②学习如何通过Python代码实现完整的scanSMLM系统,包括硬件控制、图像采集、3D重建和数据分析;③应用于单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结构和动态过程,如病毒入侵机制、蛋白质聚类等。 其他说明:本文提供的代码不仅实现了scanSMLM系统的完整工作流程,还涵盖了多种超分辨成像技术的模拟和比较,如STED、GSDIM等。此外,文章还强调了系统在硬件改动小、成像速度快等方面的优势,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指导。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Seggiani提出的渣层计算模型,针对Prenflo气流床气化炉中炉渣的积累和流动进行了模拟。模型不仅集成了三维代码以提供气化炉内部的温度和浓度分布,还探讨了操作条件变化对炉渣行为的影响。文章通过Python代码实现了模型的核心功能,包括炉渣粘度模型、流动速率计算、厚度更新、与三维模型的集成以及可视化展示。此外,还扩展了模型以考虑炉渣组成对特性的影响,并引入了Bingham流体模型,更精确地描述了含未溶解颗粒的熔渣流动。最后,通过实例展示了氧气-蒸汽流量增加2%时的动态响应,分析了温度、流动特性和渣层分布的变化。 适合人群:从事煤气化技术研究的专业人士、化工过程模拟工程师、以及对工业气化炉操作优化感兴趣的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评估不同操作条件下气化炉内炉渣的行为变化;②预测并优化气化炉的操作参数(如温度、氧煤比等),以防止炉渣堵塞;③为工业气化炉的设计和操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他说明:该模型的实现基于理论公式和经验数据,为确保模型准确性,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气化炉的数据进行参数校准。模型还考虑了多个物理场的耦合,包括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能够模拟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渣层演变。此外,提供了稳态求解器和动态模拟工具,可用于扰动测试和工业应用案例分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