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城市的未来:社会、技术与伦理视角
1. 未来城市愿景概述
未来城市的愿景丰富多样,其结构、布局、设计和形态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步行便利性、可持续性、恢复力、文化历史以及当地居民的期望等。未来城市的设计将着重考虑社交亲近性,新的交通出行方式或许能在时空上“打破”工作与生活的界限,例如居家办公。
2. 步行城市与城市枢纽
- 交通排放与步行的意义 :交通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总量的16%,在可能的情况下,减少车辆使用有助于降低排放。
- 城市枢纽的概念 :城市枢纽是高密度区域,工作与生活区域可在步行、骑行或使用滑板车的距离内共存,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这减少了长距离通勤,降低了交通能耗和排放,还能增加创新机会、促进合作与社交互动。
- 步行城市的优势 :
- 目前许多城市已有中心商务区(CBD)等枢纽,未来一些小镇中心可能发展成新的CBD。
- 步行、骑行等主动出行方式越来越受欢迎,与居民的健康和福祉密切相关。像巴黎、巴塞罗那等城市,自行车道、公园和步行街蓬勃发展。
- 有“15分钟城市”和“30分钟城市”的概念,即人们能在15或30分钟内步行或骑行到达日常所需的场所,如超市、工作地点、学校等,这将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 主动出行能提高身体素质,降低肥胖、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公共政策在过去几十年积极推动主动出行,西班牙的蓬特韦德拉市就是完全步行化且无汽车城市的范例。
- 自动化城市可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