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fuwuqiBMC_weixin的博客

做全网最专注服务器BMC的公众号,同时也分享服务器领域的各种信息

  • 博客(15)
  • 收藏
  • 关注

原创 (转自“服务器BMC”公众号)BMC芯片的功能——USB接口

2019 年发布的 USB 4 整合雷电 3 技术,速率达到 40Gbps,支持视频信号传输与 PD 快充,通过 Type-C 接口实现「一线通」—— 既能连接显示器,又能给设备充电,还能传输超大型文件,成为服务器等高端设备的新选择,也是USB发展的方向。4、与服务器其他组件进行管理数据交互:当前BMC与硬件上其他部件数据交互多是i2c、SPI、UART等低速接口,随着数据交互量的增多,以及待升级固件程序越来越大,对BMC接口带宽要求越来越高,像PCIe、USB等这些高速接口势必在BMC上有更多的应用;

2025-10-21 09:07:34 449

原创 (转自“服务器BMC”公众号)BMC芯片的功能——风扇控制

但Fach信号并不是把这2个周期都输出,而是只取其中一个周期的某个边沿(通常是上升沿或下降沿),所以Fach信号方波的2个周期时间就是电机转子转动一圈的时长。关于PWM对风扇的控制,我想应该是通过PWM控制内部MOS的开关来调节风扇的输入电压,类似于开关电源的方法来控制输入给电机的电压值,电压越高对应的转速越快。其原理是在风扇转子旁边布置了一个霍尔传感器,当电机转动的时候,电机转子的磁体经过霍尔传感器时,输出一个高电平,经过信号处理后输出一个方波。最普通的就是PWM控制,占空比越大,转速越高,简单方便。

2025-10-03 11:52:11 595

原创 (转自“服务器BMC”公众号)AI服务器中的BMC芯片

其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效的并行处理架构,为AI服务器提供了核心动力,几乎成为行业的标配。通过先进的 NVLink 技术和高速网络设备,实现了组件之间的高效通信和协同工作,确保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根据网上信息反馈,整个机柜中有18个GPU computer tray,9个switch tray,6个Power shelves,2个OOB交换机。按照网上的信息,GB300上的BMC好像来自美国初创公司,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人工智能特性,而非 GB200 的 2600。如有错误请指正,以上仅供参考。

2025-09-26 09:26:31 854

原创 (转自“服务器BMC”公众号)服务器BMC芯片AST2700介绍

对DC-SCM的支持,除了LTPI,还有就是Caliptra,是OCP中的一个开源信任根项目。2024年推出了AST2700、2750、2720,AST2700就是普通的BMC芯片,AST2750是在2700的基础上增加了支持双主机的功能,AST2720是2700去掉了VGA/KVM功能(可用在一些没有主机界面的场景,如交换机等)。2、支持双主机:这是AST2750的功能,随着云端多节点需求提升,服务器主板两个处理器可独立运作,就相当于双节点的系统,若用传统 BMC 就得用两个。

2025-09-25 16:43:10 728

原创 (转自“服务器BMC”公众号)服务器BMC芯片的视频编码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连贯性差的图片上,多帧图片之前相关性很小,视频编码H.264是参考前后帧进行编码,没有优势,编码输出的结果不如JPEG编码结果。而在连贯性强的图片,视频编码H.264就体现出优势,其压缩后输出的数据远远小于JPEG编码后结果,JPEG输出还是200KB,但H.264的个别B帧能到几KB。对市面上的JPEG和H.264做了调研,JPEG的存储带宽大概为60MB/s,H.264要1.6GB/s,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但H.264要更大的带宽是必须的。研究BMC的时候,多少还派上用场了。

2025-09-24 09:21:41 509

原创 (转自“服务器BMC”公众号)服务器BMC芯片与RISC-V

我感觉AI这例子可以进一步说明一下,大概这么理解吧:有一家叫ARM的公司发现手机做成10cm宽、20cm长的尺寸(“指令集”)是比较合适,然后把这个尺寸定为自己的专利,并劝说各个相关厂商按照这尺寸(指令集)去做自己的产品。例如我之前提到过的用RISC-V做BMC的两家公司(哦,之前文章因为个别原因而删除了)选用了不同的IP厂商。它的最大特点是**免费、开放、可定制**,就像谁都可以自由使用和改进的“乐高积木图纸”,而传统芯片技术(如电脑的x86、手机的ARM)更像是需要高价购买且不能修改的“专利设计图”。

2025-09-24 09:04:24 671

原创 (转自“服务器BMC”公众号)服务器BMC芯片的ESPI接口学习

其本质就是把本来在SMBus上通信的数据,如MTCP Packet,从Out of Band Packet变成了In-Band Message,这样主机和BMC进行MTCP通信的时候就不需要占用SMBus的带宽和引脚。而eSPI/LPC接口是日常接触较少的,另外eSPI是代替LPC的,所以就考虑先学习学习eSPI接口。这个channel就是代替原来的LPC接口,用于连接传统LPC接口兼容的外设设备(如Super I/O芯片、键盘控制器、PS/2接口等),实现与主系统外设的通信。懂LPC接口的,对此也熟悉。

2025-09-23 09:31:39 492

原创 (转自“服务器BMC”公众号)服务器BMC芯片的三个功能

当然这个总结不是我做的,是2022年在与一个BMC芯片公司交流的时候,和我讨论的,所以不具有权威性。前面的文章介绍过,BMC作为一款SoC芯片,最大的特点就是中间一个处理器,周围一圈接口。BMC的基本功能是不包括显示功能的,中国台湾公司是分2x00和2x20两个型号,2x20就不带显示功能。与其他器件的接口,包括 USB host、PCIe RC、I3C、I2C、SD、Emmc、CAN、ADC、UFS、RMII、RGMII、SGMII、LTPI、GPIO、PWM、FanTach、SGPIO、SMBus等。

2025-09-22 10:24:44 786

原创 (转自“服务器BMC”公众号)服务器BMC的硬件(三)

Flash一般是SPI接口去升级,但有的板卡是PCIe接口,有的板卡是USB接口,还有UART和I2C接口的。这是Intel的私有协议,本身不是很复杂,一百多页的spec。之前我也没见几个用PCIe RC功能的,但既然BMC上已经有这个接口了,逐渐被大家用起来了,所以说乙方的芯片功能决定了甲方系统的功能。现在很多板卡和BMC是MCTP协议进行数据交互的,很早是利用MCTP over I2C功能,后来又加上了MCTP over PCIe功能,毕竟PCIe的带宽相对来时比I2C大很多的。

2025-09-21 08:34:16 627

原创 (转自“服务器BMC”公众号)服务器BMC的硬件(二)

BMC芯片上电之后要从外部Flash读取程序,绝大部分的Flash都是SPI协议,那BMC芯片就要有SPI接口,而且不止于一个,接BIOS Flash或者双Flash冗余。当然可以参考视频编码的算法,对JPEG图片算法做些改良,类似中国台湾厂商在数据手册中提到的注册了专利的算法。还有个display controller,这是BMC内部处理器可以控制的显示模块,显示一些BMC自己想显示的图片,这是针对其规格里面的“SOC Display Controller”功能。加油加油,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

2025-09-20 14:31:38 355

原创 (转自“服务器BMC”公众号)服务器BMC的硬件(一)

所以我之前说“感觉BMC领域是个乙方决定甲方应用的领域”(有个朋友的留言问这个),感觉大家都是基于BMC芯片已有的接口来增加整机系统的功能。唉,这些高速接口都要单独采购IP(芯片领域对独立的、经过验证的、可复用模块称为IP,一段代码或者是一块电路)的,都是百万级的Money。正如前面所提,我是希望大家多多转发,一是弥补我的不足,指出我的错误,避免误导大家。因为BMC运行的程序比较复杂,一般跑操作系统,不同于MCU仅依靠片上的存储空间就能跑起来,所以BMC芯片外面要挂一个内存,现在基本都是DDR4颗粒了。

2025-09-19 09:30:18 713

原创 (转自“服务器BMC”公众号)服务器BMC的软件(二)

这里叫软件,是说嵌入式软件,也有人把SoC里的程序叫固件,我个人是无法区分,大家能理解我说的意思就行了。唯一一点就是接触BMC这个领域时间比较长了,正如第一篇自我介绍中写到,十多年来,我研究过BMC软件C程序,也写过BMC芯片rtl代码。先简单说说,从硬件角度来说就是接口通信,I2C、I3C、SPI、UART、USB、PCIe、LPC、eSPI、PECI等等,从软件角度来说就是各个接口的数据协议解析,说白了就是拆数据包和解析数据包。也希望大家多多转发,一是弥补我的不足,指出我的错误,避免误导大家。

2025-09-18 13:50:28 376

原创 (转自“服务器BMC”公众号)服务器BMC的软件(一)

BMC软件还有个重要功能,也是BMC软件必须实现的功能,甚至说只要提到BMC就不得不提的协议,那就是实现IPMI协议。还有些信息是通过主板上存储器存储的,例如eeprom之类的,这些存储器的接口是I2C、SPI、UART、I3C等,所以这些接口功能要在BMC软件中实现。我个人怀疑最早的服务器上是没有BMC的,后面为了保证安全运维,逐渐增加了这个器件,并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为啥先聊BMC的软件呢?对于一个研发项目来说,要先有客户需求,搞一通RR、IR、SR、AR之类的东西,这都是不愿写文档的工程师的噩梦。

2025-09-18 13:49:20 462

原创 (转自“服务器BMC”公众号)服务器BMC概述

网上这么有各种描述,这里摘抄一个——“BMC全称为基板管理控制器(即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是IPMI(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协议即智能平台管理接口所定义的服务器管理体系中的核心组件,集成在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其他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管理器。设备信息管理:记录服务器型号、制造商、日期、各部件生产和技术信息、机箱信息、主板信息等、BMC信息(服务器主机名、IP、BMC固件版本等信息);

2025-09-18 13:37:48 861

原创 (转自“服务器BMC”公众号)写在开篇——自我介绍

想想进入服务器行业十余载,多多少少有点知识储备,决定写下来做个自我总结,分享出来也给其他人一些介绍,就萌发了建立个公众号的想法。把自己大脑中的知识都写入公众号,算是防止老年痴呆的一种办法,也是给大家科普的一条途径。本属典型的理工男,文笔一般,之前连情书都没写过。一直和服务器BMC打交道,和大部分人接触BMC不同,因为工作原因,我更多接触了BMC的硬件,觉得还有些东西可以写下来的,所以后面我想先重点写写在大脑中的BMC领域知识。以防不测,在此申明,此公众号,所有内容,若有侵权,随时联系,我会删除,不谈法律。

2025-09-18 11:18:03 237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