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基础上为每个文法符号(终结符或非终结符)配备若干个相关的“(称为属性)。
属性:代表与文法符号相关的信息,和变量一样,可以进行计算和传递。
1.2.属性的分类
综合属性:
用于“自下而上”传递信息
在语法树中,一个结点的综合属性的值,由其子结点的属性值确定
S—属性文法:仅仅使用综合属性的属性文法
继承属性:
用于“自上而下”传递信息。
在语法树中,一个结点的继承属性由此结点的父结点和/或兄弟结点的某些属性确定
1.3.语义规则
属性计算的过程即是语义处理的过程
对于文法的每一个产生式配备一组属性的计算规则,则称为语义规则。
1.4.语义规则所描述的工作
属性计算、静态语义检查、符号表操作、代码生成
二、基于属性文法的处理过程
输入串 语法树 依赖图 语义规则计算次序 计算结果
这种由源程序的语法结构所驱动的处理办法就是语法制导翻译法。
三、树遍历的属性计算方法
假设语法树已经建立起了,并且树中已带有开始符号的继承属性和终结符的综合属性。然后以某种次序遍历语法树,直至计算出所有的属性。
四、抽象语法树
从语法树中去掉对翻译不必要的信息,而获得更有效的源程序中间表示。
五、
S-属性文法的自下而上计算,S—属性文法,它只含有综合属性。
L-属性文法的自顶向下翻译。
六、总结
本章只是跟着老师学了一遍,课下没有花大量时间去复习理解。部分难点仍未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