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 Agri-Net】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邻接矩阵实现的PRIM算法,用于求解最小生成树问题。通过详细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优先队列进行顶点选择,以及如何更新距离和访问标记,最终计算出最小生成树的总权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思路:

  • 裸的最小生成树邻接矩阵PRIM,没什么好说的。

代码:

  • 0ms 688kB
//0ms		688kB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include <queue>
#include <cstring>
#define INF 0x3f3f3f3f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105;

int N;
int ans;
int vis[maxn];
int dis[maxn];
int mp[maxn][maxn];
struct NODE{
	int id;
	int dis;
	friend bool operator > (NODE a , NODE b){
		return a.dis > b.dis;
	} 
	NODE(int id,int dis) : id(id) , dis(dis) {} ;
};
priority_queue <NODE , vector<NODE> , greater<NODE> > Q;

void INIT(){
	ans = 0;
	memset(dis , INF , sizeof(dis)); 
	memset(vis , 0 , sizeof(vis));
	return ;
}

void PRIM(){
	dis[1] = 0;
	Q.push(NODE(1,0));
	while(Q.size()){
		NODE cur = Q.top() ; Q.pop() ;
		int id = cur.id;
		if(vis[id])
			continue;
		vis[id] = true;
		ans += cur.dis;
		for(int i=1;i<=N;i++)
			if(!vis[i] && dis[i] > mp[id][i]){
				dis[i] = mp[id][i];
				Q.push(NODE(i , dis[i]));
			}
	}
	return ;
}

int main(){
	while(~scanf("%d" , &N)){
		INIT();
		for(int i=1;i<=N;i++)
			for(int j=1;j<=N;j++)
				scanf("%d" , &mp[i][j]);
		PRIM();
		printf("%d\n" , ans);
	}
	return 0;
}
### AGRI辐射定标的方法与原理 AGRI(Advanced Geosynchronous Radiation Imager)作为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核心载荷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对地球大气、陆地和海洋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观测。为了实现高质量的数据获取,AGRI的辐射定标过程至关重要。 #### 1. 辐射定标的定义与意义 辐射定标是将传感器接收到的原始数字信号转化为具有物理意义的辐亮度或其他辐射量的过程。这一转化依赖于已知的定标参数以及特定算法模型[^1]。通过辐射定标,可以确保遥感影像数据具备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从而满足科学研究和社会应用的需求。 #### 2. 定标方法概述 对于AGRI而言,其辐射定标通常分为两种模式:**可见光通道定标**和**红外通道定标**。这两种模式分别针对不同的波段特性设计了相应的定标策略: - **可见光通道定标** 可见光通道的辐射定标一般采用多项式拟合的形式完成。具体来说,该方法基于三次项回归方程来描述输入电压与输出辐亮度之间的关系。例如,MERSI数据处理中使用的二次多项式形式可表示如下: \[ L = a_0 + a_1 V + a_2 V^2 \] 其中 \(L\) 表示目标对象的真实辐亮度;\(V\) 是由探测器产生的电信号值;而 \(a_0, a_1, a_2\) 则代表预先测定好的定标系数[^2]。这些系数可以通过实验室校准或者星上定标获得。 - **红外通道定标** 对于红外波段,由于热辐射效应显著增强,因此需要考虑黑体辐射定律的影响。典型做法是以绝对温度为变量建立函数映射关系,并利用内置黑体源提供稳定的参考标准来进行动态调整。这种方法能够有效补偿因环境变化引起的误差影响。 #### 3. 星上定标机制 除了地面实验室内的初始校正外,现代遥感仪器还普遍配备了专门用于实时监测性能漂移情况的装置——即所谓的“星上定标系统”。这类设备能够在轨运行期间持续执行自我检测任务,进而维持长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python def radiance_calibration(voltage, coefficients): """ Perform radiance calibration using polynomial fitting. Parameters: voltage (float): Voltage signal from sensor. coefficients (list): Calibration coefficients [a0, a1, a2]. Returns: float: Calibrated radiance value. """ return sum([c * pow(voltage, i) for i, c in enumerate(coefficients)])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依据给定的电压读数及其对应的定标系数数组计算得到最终的辐亮度估计结果。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