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几个连续抓取到ip数据报,上层协议是UDP的,通过这些有助于我们理解ipv4协议
下面是ipv4的字段说明
Version - 4位字段,指出当前使用的 IP 版本。
IP Header Length (IHL) ― 指数据报协议头长度,具有32位字长ipv4组播代理。指向数据起点。正确协议头最小值为5。
Type-of-Service ― 指出上层协议对处理当前数据报所期望的服务质量,并对数据报按照重要性级别进行分配。这些8位字段用于分配优先级、延迟、吞吐量以及可靠性。
Total Length ― 指定整个 IP 数据包的字节长度,包括数据和协议头。其最大值为65,535字节。典型的主机可以接收576字节的数据报。
Identification ― 包含一个整数,用于识别当前数据报。该字段由发送端分配帮助接收端集中数据报分片。
Flags ― 由3位字段构成,其中低两位(最不重要)控制分片。低位指出数据包是否可进行分片。中间位指出在一系列分片数据包中数据包是否是最后的分片。第三位即最高位不使用。
Fragment Offset ― 13位字段,指出与源数据报的起始端相关的分片数据位置,支持目标IP适当重建源数据报。
Time-to-Live ― 是一种计数器,在丢弃数据报的每个点值依次减1直至减少为0。这样确保数据包无止境的环路过程。
Protocol ― 指出在 IP 处理过程完成之后,有哪种上层协议接收导入数据包。
Header Checksum ― 帮助确保 IP 协议头的完整性。由于某些协议头字段的改变,如生存期(Time to Live),这就需要对每个点重新计算和检验。Internet 协议头需要进行处理。
Source Address ― 指定发送代码。
Destination Address ― 指定接收代码。
Options ― 允许 IP 支持各种选项,如安全性。
Data ― 包括上层信息。
上面显示为4的
标示符 【Identification】 ― 包含一个整数,用于识别当前数据报。该字段由发送端分配帮助接收端集中数据报分片。就是说每个ip数据报应该有不同的标示符
看看5的
这个字段加一了,换言之这个标示就像一个计数器,来一个加一个,发出一个加一个,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