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置及权重
代码分解与解释
1. __init__(self, sizes)
这个方法是类的构造函数,用于初始化神经网络。
-
** 参数
sizes** : 是一个列表,表示神经网络每一层的神经元数量。-
例如,如果
sizes = [3, 5, 2],表示:- 输入层有 3 个神经元,
- 隐藏层有 5 个神经元,
- 输出层有 2 个神经元。
-
-
**
self.num_layers** : 表示网络的层数,等于sizes 的长度。- 例如,
sizes = [3, 5, 2],则self.num_layers = 3。
- 例如,
-
**
self.sizes** : 保存传入的sizes。
2. 初始化偏置(biases)
self.biases = [np.random.randn(y, 1) for y in sizes[1:]]
- 偏置是神经网络每一层的可训练参数,用来调整神经元的输出。
-
np.random.randn(y, 1) 生成一个形状为(y, 1) 的随机数矩阵(标准正态分布),表示该层神经元的偏置。 -
sizes[1:] 表示从第二层(隐藏层或输出层)开始每一层的神经元数量,因为输入层没有偏置。
例如,sizes = [3, 5, 2]:
- 第一个隐藏层有 5 个神经元,偏置形状为
(5, 1)。 - 输出层有 2 个神经元,偏置形状为
(2, 1)。
最终,self.biases 是一个包含多个偏置矩阵的列表。
3. 初始化权重(weights)
self.weights = [np.random.randn(y, x) for x, y in zip(sizes[:-1], sizes[1:])]
-
权重是神经网络中连接两层神经元的参数,用来对输入进行加权求和。
-
zip(sizes[:-1], sizes[1:]) 生成了相邻两层的神经元数对。例如,sizes = [3, 5, 2],则zip(sizes[:-1], sizes[1:]) = [(3, 5), (5, 2)]。 -
np.random.randn(y, x) 生成一个形状为(y, x) 的随机权重矩阵,其中:-
x 是上一层的神经元数, -
y 是当前层的神经元数。
-
例如,sizes = [3, 5, 2]:
- 第一个权重矩阵的形状为
(5, 3),连接输入层和隐藏层。 - 第二个权重矩阵的形状为
(2, 5),连接隐藏层和输出层。
最终,self.weights 是一个包含多个权重矩阵的列表。
举例说明
定义一个神经网络
假设我们想定义一个具有 3 个输入神经元、5 个隐藏神经元和 2 个输出神经元的网络:
# 导入 NumPy
import numpy as np
# 定义网络
sizes = [3, 5, 2]
net = Network(sizes)
# 查看偏置和权重
print("Number of layers:", net.num_layers) # 输出层数
print("Biases shapes:")
for bias in net.biases:
print(bias.shape)
print("\nWeights shapes:")
for weight in net.weights:
print(weight.shape)
输出结果
Number of layers: 3
Biases shapes:
(5, 1)
(2, 1)
Weights shapes:
(5, 3)
(2, 5)
解释:
-
神经网络有 3 层(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
-
偏置矩阵:
- 隐藏层偏置的形状为
(5, 1)。 - 输出层偏置的形状为
(2, 1)。
- 隐藏层偏置的形状为
-
权重矩阵:
- 输入层到隐藏层的权重矩阵形状为
(5, 3)。 - 隐藏层到输出层的权重矩阵形状为
(2, 5)。
- 输入层到隐藏层的权重矩阵形状为
在神经网络中,偏置的形状是指每一层的偏置矩阵的维度(即矩阵的行数和列数)。偏置用于调整神经元的线性组合结果,从而提升模型的表达能力。
偏置形状由该层的神经元数量决定,因为每个神经元都会有一个对应的偏置值。
偏置的作用
在神经网络的每一层,每个神经元的输出是输入的加权和再加上一个偏置值,然后通过激活函数进行非线性变换:
z=W⋅x+bz = W \cdot x + bz=W⋅x+b其中:
- WWW:权重矩阵,表示两层之间的连接权重。
- xxx:上一层的输出(或输入)。
- bbb:偏置,通常是一个列向量,给每个神经元加上一个偏移值。
偏置的形状决定了其如何匹配神经元的数量。
偏置形状的确定
偏置的形状规则:
-
对于每一层神经网络的神经元,偏置是一个列向量,其维度是 (n,1)(n, 1)(n,1),其中:
- nnn 是该层的神经元数量。
为什么偏置是列向量?
- 在神经网络的计算中,偏置需要加到加权求和的结果上,而加权求和结果通常是一个列向量。
- 偏置列向量与每个神经元一一对应,使得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独立的偏移值。
举例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神经网络,其中每一层的神经元数量为 [3, 5, 2](分别是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
偏置的形状
-
隐藏层有 5 个神经元,所以偏置的形状为 (5,1)(5, 1)(5,1):
b隐藏层=[b1b2b3b4b5] b_{\text{隐藏层}} = \begin{bmatrix} b_1 \\ b_2 \\ b_3 \\ b_4 \\ b_5 \end{bmatrix} b隐藏层=b1b2b3b4b5
-
输出层有 2 个神经元,所以偏置的形状为 (2,1)(2, 1)(2,1):
b输出层=[b1b2] b_{\text{输出层}} = \begin{bmatrix} b_1 \\ b_2 \end{bmatrix} b输出层=[b1b2]
输入层没有偏置,因为输入层只是数据的传递,不做计算。
代码演示
假设我们用 numpy 初始化一个神经网络的偏置,形状由神经元数量决定:
import numpy as np
# 假设每层的神经元数量
sizes = [3, 5, 2] # 输入层: 3, 隐藏层: 5, 输出层: 2
# 初始化偏置
biases = [np.random.randn(y, 1) for y in sizes[1:]]
# 查看偏置的形状
for i, bias in enumerate(biases):
print(f"Layer {i + 1} bias shape: {bias.shape}")
输出结果:
Layer 1 bias shape: (5, 1)
Layer 2 bias shape: (2, 1)
解释:
- 第一层偏置(隐藏层)对应 5 个神经元,形状为 (5,1)(5, 1)(5,1)。
- 第二层偏置(输出层)对应 2 个神经元,形状为 (2,1)(2, 1)(2,1)。
偏置与权重的对比
| 属性 | 偏置 (bbb) | 权重 (WWW) |
|---|---|---|
| 形状 | (n,1)(n, 1)(n,1),nnn是神经元数 | (n,m)(n, m)(n,m),mmm是上一层神经元数,nnn是当前层神经元数 |
| 作用 | 调整神经元的输出值 | 决定输入和当前层之间的加权关系 |
| 是否唯一 | 每个神经元有一个偏置 | 每个输入到当前层的连接都有一个权重 |
347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