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月结前查询生产成本中心报表
月结后检查成本中心科目余额
月结前分析生产订单成本
月结后分析生产订单成本
月结后检查生产成本科目余额
月结前分析物料价格
月结后分析物料价格
月结前查询生产成本中心报表
整机公司6月各生产部门发生的直接间接人工已在总账手工录入,制造费用已在资产模块折旧生成,具体操作详见FI财务模块。
路径:会计核算 -> 控制 -> 成本中心会计 -> 信息系统 -> 成本中心会计的报表 -> 计划/实际比较 -> S_ALR_87013611 - 成本中心: 实际/计划/差异
事务码:S_ALR_87013611

双击,进入下一界面。

1输入成本控制范围、会计年度、期间,版本0。
2成本中心组,选择CO模块设置成本中心组,如公司代码级2010。
点执行,进入下一界面。

1成本中心层次结构导入,可切换到要显示的层级。
2成本要素,按成本要素划分的费用明细项目。(借方是月末计提的费用,贷方作业-成本是日常报工产生的费用(成本中心为工单提供的劳务),分摊-成本是分摊产生的费用)。
3实际成本,按成本要素划分的费用金额。计划成本,本教程没做计划。
4几个分摊成本要素,此时还没有金额,运行分摊后才有金额分摊过来。
5过量/吸收不足,成本要素借与贷方的差异金额。月结前这里有差异,月结后生产部门这里差异要为0。
月结后检查成本中心科目余额
事务码:S_ALR_87013611

月结后本案例生产成本中心有0.07尾数差异。
月结前分析生产订单成本
事务码:CO03
以A黑色成品为例,生产订单1000000040全部完工,1000000042部分完工。

输入需要查看的生产订单号,回车,进入下一界面。

1点菜单,转到—成本—分析,进入下一界面。

目标/实际比较界面,如果没有相关列显示,可通过
格式设置按钮设置。
月结前分析,此时还没有实际成本/目标成本差异及百分,后面月结中分析可看到作业成本差异及百分。
1总的实际成本:计算方法=物料实际数量*物料标准/实际单价+作业实际数量*实际作业单价。生产订单中只有作业成本是实际作业单价,物料成本例如领用半成品可能是标准价。产品实际成本在物料账还原。
2总计目标成本:计算方法=物料实际数量*物料标准/实际单价+作业实际数量*标准作业单价。目标成本用于成本控制,和实际成本对比计算差异。必须要用标准功能计算发布标准成本才有目标成本。
月结后分析生产订单成本
事务码:CO03
下图是全部完工生产订单在制品分析

可看到,差异结算后,全部完工生产订单,成本分析中出现一行结算记录,并且工单实际成本余额为0。
下图是部分完工生产订单在制品分析

1可看到,差异结算后,部分完工即在制工单实际成本余额还有在制余额。
2点选择格式,切换到在制品格式,如下图。

CO88结算后,可看到各个在制成本要素对应的金额。
月结后检查生产成本科目余额
月结后,生产成本科目及制造费用科目余额,要合计为0,否则资产负债表可能不平,或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与利润表净利润可能不平。
事务码:IDCNALG - 科目级别层次结构

1科目级别层次结构,选择前面定义的层次结构。
2会计年度,期间范围,设置查询的年度期间。
3点更多选择,进入设置功能范围为ZF生产及制造费用,即可只查询生产及制造费用金额。
点执行,进入下一界面。


可看到,生产成本及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为0。(已调整0.07尾差)
月结前分析物料价格
事务码:CKM3

1物料,输入查询物料。工厂,输入查询物料的工厂。一般都是按工厂维度评估物料标准、实际成本。
2年度、期间,输入查询成本的期间。成本一般按期间结算。
3定期单价,即实际成本单价。注意对应价格单位,这里是1。
价格控制,月结前是S标准价,月结后这里原为V实际。
4类别,分别是:期初,收货,库存累计(即期初+收货),消耗(出库),期末库存。
对应物料的期初、收发存数量、金额,成本构成。
5交易数量,即库存或移动数量。
上图可看到,月结前,定期单价,即实际成本单价还是0;
价格控制,月结前是S标准;
期间状态,月结前是S标准价。
月结后分析物料价格
事务码:CKM3
路径:会计核算 -> 控制 -> 产品成本控制 -> 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 -> 物料分类帐 -> CKM3 - 物料价格分析
以A黑色成品为例

双击,进入下一界面。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