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 4.0 下的智能网络与软件创新发展
1. 工业 4.0 背景与新型软件概述
工业 4.0 时代,信息通信技术、自动化与生产技术的融合愈发紧密。其政治目标是巩固和拓展德国工业在国际上的传统核心优势地位。制造过程不仅实现自动化,加工组件还能通过配备低成本芯片(如处理器、传感器、无线迷你发射器和 RFID)获得额外智能。同时,要将客户和商业伙伴整合到优化的价值链中,需考虑数据安全、隐私和匿名性等方面。
新型软件解决方案具有多种特点,大多为移动应用且与物理世界交互,紧凑、节能且算法高效,基于雾计算和云计算,具有渐进性,与服务器部分松散耦合,常为无服务器架构。
2. 新型软件的发展分期
在基于服务器和无服务器应用的发展历程中,胖客户端和瘦客户端模式不断波动。不同模式各有优缺点,取决于需求、网络服务质量和使用场景。例如,1994 年 Sun Java 终端作为瘦客户端受青睐,但网络性能不足促使 2003 年转向 Web 服务;随后 P2P 无服务器结构流行,2011 年基于云的解决方案成为趋势,主要使用负载均衡的瘦客户端,并将功能委托给云。
3. 无服务器移动应用(SLMA)
- 性能优化方法 :为提高新型软件系统(尤其是 SLMA)的服务质量,常用以下方法:
- 服务器复制(S):通过可用网关(GW)实现,提高可用性并减少响应时间。
- 客户端多线程(C):实现精细并行化,加速运行时间。
- 客户端缓存:缓存常用的 URL、对象、组件和数据,缩短网络访问时间。
- P2P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4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