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中的基本原理管理:概念与技术
1. 引言
在软件工程(SE)中,基本原理(Rationale)是决策背后的依据,它以多种形式被捕获和使用。拥有基本原理能提升开发者对系统的理解,便于系统的调整和维护,也有助于新成员的培训。然而,基本原理往往只是部分且非正式地被捕获,常以自然语言形式存在于设计文档和沟通记录中,这使得其难以访问和维护。
20世纪80年代,SE社区开始采用基本原理方法。基于过程的方法,如问题信息系统(IBIS),将基本原理表示为决策步骤,实时捕获设计背后的论证;结构方法,如问题、选项和标准(QOC),将基本原理表示为替代方案和评估标准的空间,在决策后重构基本原理。但捕获基本原理需要引出和形式化隐性知识,可能给开发过程带来大量开销和干扰,且基本原理元素众多、相互依赖,难以保持更新。
基本原理管理系统(RMS)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它能实现基本原理的捕获和访问。使用RMS的潜在好处包括:
- 为项目管理提供更多支持
- 改进依赖管理
- 提供更多设计支持
- 支持协作
- 支持设计的下游用户
- 允许更详细的文档记录
- 有助于需求工程
- 辅助设计重用并提供设计评估的学习工具
开发者面临着选择在RMS中表示哪些基本原理的问题,其他实现问题包括设计基本原理(DR)表示的形式化程度以及捕获基本原理的方法。RMS还致力于解决捕获基本原理带来的干扰,将其作为其他活动的副作用进行记录。
2. 设计基本原理基础
2.1 定义
- 设计过程 :旨在为制品设计合适的设计方案。设计是对制品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