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表面的光度补偿方法解析
1. 背景与问题提出
在投影仪 - 相机系统中,投影表面的变化常常给光度补偿带来挑战。传统方法在面对新的投影表面时,往往需要重新校准系统,这导致无法实时应用,也难以处理动态环境。一般来说,对表面进行物理表征需要测量其光谱反射率,但获取这样的光谱数据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或光谱相机等特殊设备,这在大多数应用中并不可行,而且对每个表面进行大量测量也不实际。
2. 现有方法概述
近年来,针对投影仪 - 相机系统的光度和几何补偿方法不断涌现,可分为处理静态表面和动态表面两类。
- 静态表面补偿方法 :
- Nayar 等人的方法 :基于离线校准估计辐射模型参数,但需要投影 260 张图像,且需要预先知道相机的响应函数。
- Grossberg 等人的方法 :改进了辐射模型,只需投影 6 张图像,但仅适用于静态环境,每次投影表面变化都要重复投影校准图像。
- Bimber 等人的方法 :引入智能投影仪概念,使用相机捕捉环境信息,但辐射模型简单,无法补偿投影仪或相机中的复杂非线性。
- Ashdown 等人的方法 :补偿方法依赖内容,将补偿图像根据系统能产生的色度和亮度值进行计算,但使用的 CIELUV 颜色空间均匀性差,且每个表面都需要一组校准图像。
- Law 等人的方法 :基于感知修改表面外观,将物理表面分成均匀颜色的小块,但要求表面由均匀颜色块组成,时间复杂度高,复杂场景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