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跟踪与行人重识别技术解析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多目标跟踪和行人重识别是两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多目标跟踪旨在准确跟踪多个目标的轨迹,而行人重识别则致力于在不同摄像头视图中识别同一个人。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项技术的相关内容。
1. 多目标跟踪技术
1.1 评估指标
在多目标跟踪实验中,通常会使用多种指标来评估系统性能。除了标准的精度和召回率外,还会采用 CLEAR MOT 指标,包括跟踪准确率(MOTA)和跟踪精度(MOTP)。MOTA 综合了误报、漏检和身份切换三种错误类型,零错误对应 100%;MOTP 则衡量跟踪器相对于标注真实值的定位误差。此外,还会统计正确恢复的轨迹数量,其中目标在其时间跨度内超过 80%的帧中被正确检测,则认为该目标大部分被跟踪(MT);若仅在 20%或更少的帧中被恢复,则为大部分丢失(ML)。最后,还会记录轨迹碎片化和身份切换的数量。
1.2 局部数据关联的重要性
在高遮挡情况下,使用多个无模型跟踪器进行局部数据关联具有显著效果。通过对比有和无局部数据关联的跟踪结果,可以明显看到,在多人场景中,单个跟踪器容易出现漂移现象。例如,在 PETS 2009 S2L2 数据集和 AFL 比赛的挑战性场景中,没有局部数据关联时,跟踪器可能会出现身份切换和目标丢失的情况;而引入局部数据关联(如匈牙利数据关联)后,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即使在完全遮挡后也能正确跟踪目标。
为了量化多跟踪器推理的重要性,在生成建议时,分别对有无显式局部数据关联(no LDA)的情况进行全局目标最小化实验。
1.3 能量最小化
通过比较整体能量的初始解 S 和包含局部轨迹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