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版权由ECF和HP所有
作者:王甲佳
无任是在信息化项目实施还是企业业务运营中,经常会碰到两种思维方式在对抗。比如一项新的工作需要人去做,在征求意见的时候常常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这样做如何如何好,或者如何如何坏,我干或者是不干。另外一种是这个工作第一阶段是什么内容,第二阶段是什么内容,还会产生什么机会,与我的资源禀赋及未来有什么关联?
系统模块上线,也会有上面结构的两种考虑。实际上,我们常常不善于做变通,在道理上理解进步及事物进化的螺旋特性,但是在具体环境中往往以自己的自然感受为先导,不能善待新变化所能带来的机缘。同样的事情存在于我们对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往往依赖强攻的方式,虽然也会在直面困难的前提下取得胜利,但是常常是以付出高于一般标准的代价去获得。实际上有设计地通过较小代价来改变环境的细节因素,一定会让我们得到超值回报。
比如CRM系统上线在即,销售人员对于系统应用软抵抗怎么办?客户资料收集不齐没有办法做销售分析等等,系统价值就无法显示。实施人员都以基础资料重要为由,要求销售人员提供客户的详细联系方式、往来资料等等,认为完成这一步才能进行到后面的销售机会、销售订单、客户关怀等等实施。其实只要提供一个客户名称,甚至是简称、昵称即可,并不会影响到后面的实施。相反,如果你这样做了,业务员会觉得做机会分析的时候,参数不够、资源无法利用(比如在线的短信发送需要客户的联系人姓名与手机号码),会自然地去补充资料的。当然要他们充分利用系统,还需要提供秘书服务(如记录客户跟进情况及所需要资源的申请)、专家服务(如何打破和客户联络的僵持局面)等等。
这需要我们突破线性思维,曲径通幽想办法,不屈不饶地想办法。这就是螺旋啊。
本篇文章版权由ECF和HP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