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ML
shierqu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软件工程同UML和RUP的关系
回顾暑期到现在的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学习了软件工程,设计模式和UML。在UML课程里也接触了RUP思想!到今天我感觉才对软件工程思想有了些较清晰的认识,同时我感觉软件工程是我们从结构化程序设计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转变的一个过渡,而后续的这几门课则把我们彻底的拉到了面向对象编程的世界!软件工程在没有形成理论的时候,并不是无据可依的,看看我们现实世界大的项目,无一不在使用着工程化的思想!初识软件工程原创 2009-09-25 16:50:00 · 1890 阅读 · 3 评论 -
UML的九种图
UML设计的9种图例转载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网 址:http://blog.163.com/is01zyf/blog/static/1082518272009517105427719/ 首先对UML中的各个图的功用做一个简单介绍:1、用例图 描述角色以及角色与用例之间的连接关系。说明的是谁要使用系统,以及他们使用该系统可以做转载 2009-10-05 15:54:00 · 1798 阅读 · 3 评论 -
UMl整体小概
我在学机械制图时,为了表示一个机件体的外部形状和内部构造,需要用到主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这三个视图是分别从机件体的前面,上面和侧面看过去的投影。有了这三个视图便可清楚的认识被描述的机械器件!同样的,UML的视图是从系统的不同角度对系统的描述,它用来表示系统的各个方面,这些方面从不同的目的出发,为系统建立多个模型。所有模型都反映了一个系统,并且有一致性。如果要为系统建立完整的模型图,只原创 2009-10-15 09:17:00 · 875 阅读 · 0 评论 -
书中得到的顺序图知识
现在的学习虽然是在摸着黑走,但也不能每一段路都自己瞎摸索,要在学习,看视频,查看网络资料的同时看书,系统的看书才能很快对自己所学知识有个深刻认识!就像今天李卓所说的,不找点书看自己画的图总是不规范!下面列举点在书中所介绍的顺序图的知识! 1 顺序图是对用例图的细化! 2 顺序图可以用来演示某个用例最终产生的所有路径!比如说查询信息!可能该用例下就有两个工作流,一原创 2009-10-15 20:39:00 · 1305 阅读 · 0 评论 -
UML类图中的类间关系、面向对象的三个基本特征同软件的强健性
在用UML进行建模时不免要用到类与类之间的五种关系。从他们的紧密程度由弱到强依次是依赖、关联、聚合、组合、继承。他们图形样式及部分解释参看我的相册。 之所以会在UML建模中引入类,又引入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是因为面向对象思想在现代软件建模中的应用。面向对象的基本特征是封装、继承和多态。而这些特征是为了解决软件的可维护性、稳定性和可复用性等问题的。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原创 2010-02-24 10:17:00 · 1644 阅读 · 2 评论 -
CollegeSystem建模问题小结
<br />这次在CollegeSystem建模后,经过了一次审定修改后,开始编写代码,编码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设计不合理处很多。<br />类图画的不完善!自动生成代码时需要补充要调用的类。在此有个疑问,我们的类图中是不是应该将BLL层的类同DAL层的类画在一起呢?我想应该适时适当的画在一起,仍在探寻中。<br />时序图的不完善的方面是看我的时序图不能很清晰的从用户登录到将数据取回显示的真个时序过程。我想应该将某单一功能上的时序所涉及的类和主要方法及其调用关系在同一时序图中表述清楚。在先前的设计中,有的功能原创 2010-08-08 11:34:00 · 1356 阅读 · 4 评论 -
BPMN规范中的三种视图
诚如UML建模所带来的好处一样,对流程建模规范BPMN也同样带来了类似好处,此外BPMN还通过一套统一的建模、执行模型缩小了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之间的一道鸿沟,而其终极目标也包含消除这道鸿沟。亦如UML用十四种图来描述一个系统的不同方面,对于BPM而言,BPMN提供了三种基本类型的流程视图,而这也成为不同角色之间交流业务流程、创建端到端的业务流程的基础。本文将简单描述这几种流程视图_——协作视图(C原创 2014-12-31 23:37:49 · 8616 阅读 · 4 评论 -
BPMN使用工具
EA 很多设计人员都在使用EA,他不仅支持UML,同样也完全支持BPMN2.0。《BPMN规范中的三种视图 》展示的BPMN中三种视图就是使用此工具所绘制。activitidesigneractiviti designer 是一个eclipse插件。它跟随activiti一起发布。安装activiti designer有两种方式:离线或在线。方式都是在eclipse –>原创 2015-03-31 22:26:20 · 7562 阅读 · 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