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运动心理学:行为理论解析

运动心理学:行为理论解析

在运动领域,人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与运动行为相关的问题。比如,有多少人中途退出运动计划后又重新开始?重新开始运动是否比初次开始更难?重新开始运动的人是更能坚持下去,还是会再次放弃?运动维持和运动恢复的决定因素是否相同?这些问题都需要运动心理学家来解答。

运动行为理论概述

为了解释人们为何不运动、为何开始运动、为何继续或停止运动以及为何停止后又重新开始运动等现象,一系列心理学模型被应用到运动场景中。这些模型包括:
1. 理性行为理论
2. 计划行为理论
3. 跨理论模型
4. 应用于运动的自我决定理论
5. 社会认知理论
6. 运动自我图式理论

下面将对这些理论进行简要介绍。

理性行为理论

该理论由Ajzen和Fishbein在1977年提出,认为像运动这样的行为的主要前因是个体执行该行为的意图。而执行行为的意图则由个体对该行为的态度以及执行该行为的社会规范或社会压力决定。Estabrooks和Courneya在1997年的研究证明了理性行为理论在运动场景中的有效性。不过,研究也表明,当在模型中加入个人控制因素时,该理论对运动行为的预测能力会增强,这也促使了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由Ajzen在1985年提出,是理性行为理论的扩展。该理论认为,执行行为的意图是核心。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