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的观众、自我展示效应与团队凝聚力
1. 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
在体育比赛中,团队质量是预测比赛胜负的更有力因素,比比赛场地更为重要。当两支实力相当的队伍交锋时,主场队伍通常具有优势。这意味着团队和教练应减少对主客场的担忧,将更多精力放在提升团队质量上。无论比赛场地如何,一支有实力的队伍都应坚信自己是最棒的,只要发挥出应有水平就能获胜,比赛中应专注于执行和发挥质量,而非关注观众或场地设施。
研究运动员对主场优势的看法发现,多数关于主场优势的研究采用的是过往比赛的档案数据,很少系统询问运动员自身的感受。一项针对40名大学女子篮球运动员的调查显示,她们认为联赛中存在主场优势,约61%的比赛由主场队伍获胜。她们觉得主场熟悉度和观众支持是主场优势的主要因素,而旅行因素重要性一般,比赛场馆的特殊“规则”则无关紧要。此外,运动员在主场比赛时比客场更自信。
2. 自我展示在体育中的影响
Zajonc的社会促进模型认为,观众的存在引发的唤醒状态可能促进或抑制运动员的表现,该模型基于驱力理论。不过,这种关系也可用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展示原则来解释。自我展示,也叫印象管理,指人们监控和控制他人对自己看法的过程,它包括印象动机和印象构建两个部分。印象动机是指个人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试图调节这种印象,印象构建则是指个人想为他人塑造的形象。
有一个33项的《体育自我展示问卷》(SPSQ)用于测量自我展示的四个方面:表现出缺乏运动天赋、外表形象、疲劳或精力不足、表现和沉着不足。修订版(SPSQ - R)包含21项。运动员调节他人对自己印象的努力可能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表现效果。积极效果中,是印象动机而非生理唤醒提升了表现;若调节不佳,则可能导致表现下降。例如,主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