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时代企业的身份认同

      从去年开始,信息行业被炒得最热的莫过于云计算,如今云计算的火爆程度已经不亚于当年互联网刚刚兴起时人们对其的狂热追捧程度了。可以说,现在只要是与信息有点联系的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能和云计算挂钩并从中分得一杯羹。云计算俨然已经成为一副能包治企业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是,就像当初互联网泡沫被吹大而最终破灭一样,云计算的火爆是不是也蕴藏着一定的危机?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在云端生活的适应能力呢?

      值得欣然的一点是,因为当前的云计算能涉及的领域众多,而很多传统领域因为长期的发展已经培养了大批具有理性思考的管理者和行业专家,所以他们不会像当初互联网时代所产生的所谓“弄潮儿”们冲动,他们经受过时间的历练,对任何新生的事物一定报有谨慎心态,这样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泡沫”的不断扩大。另外,有互联网时代泡沫经济的教训,企业以及全社会对信息技术产物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是趋于理性的。

      既然身处信息社会,任何企业都不可避免地会和信息打交道,云计算的出现也正是希望整个社会参与到信息化的发展中。打个比喻,云计算就好比一辆车,飞奔在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上,而车上同样满载着数据和信息(追根溯源就是伟大的0和1)。而不同的企业因为对信息化的作用不同,担当着整个信息化发展的不同角色:

      一类企业是信息化的使用者,这些企业产生了对信息的需求,他们的目标就是从“云计算”的这辆车上获取信息,最好就是坐在车上利用并享受信息化带来的成果。这些企业一般是传统行业,比如制造业, 他们需要信息化产物归我所用,来提升自己管理、营销等各项能力;

     二类企业是信息化的建设者,这些企业是为了满足一类企业的信息需求,他们的角色就是建设信息化的产物,也就是“云计算”这辆车正常运行时需要的公路以及车的零部件等,这些企业一般是中小软件企业,他们为用户解决最基本的信息需求,用户提出需求,他们满足需求,并获得生存空间;

     三类企业是信息化的推动者,这些企业一般是大型的解决方案提供方,他们拥有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和核心的技术力量,可以为“云计算”这辆车提供动力,让其跑得更快;

    四类企业是信息化的引领者,是开车的人,他们是掌握“云计算”发展大方向的企业,他们提炼各种潜意识当中存在的需求(包括个人的、企业的或组织的),并把这些需求转化为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吸引人们来使用这种方案。好比像微软、google等企业所扮演的角色。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某个企业并不是一定只属于哪一类,而是会有多重身份的情况,比如一个软件企业,他为其他领域建设各种信息化产物,同时他也需要信息化产物来进行各项管理,他就即时信息化的建设者,也是信息化的建设者。但是在这多重身份中,一定有一个是其核心身份,或者叫商业价值身份,比如刚才的软件企业,其商业价值身份就是信息化的建设者,他靠为其他企业建设信息化产物来获得利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