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物联网和区块链革新智能校园架构
1. 智能校园概念
传统意义上,校园是一片聚集了从图书馆、宿舍楼到停车场等各类建筑和设施,从而形成教育机构的土地。近年来,全球校园都采用了各种先进技术,如可视化学习环境和课程安排系统。采用这些技术的目的是提高利益相关者(如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服务质量,以及对设施进行控制和监督。这些发展应持续推进,以实现效率最大化、降低运营成本、促进有效决策、减少工作量并提升学生体验。
因此,“智能校园”一词应运而生,它指的是具备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决策,对校园变化做出响应,且无需人工监督的校园。智能校园若被视为一个整体框架,它涵盖多个主题,如智能传感器管理系统、自动安全监控与控制、智能建筑管理以及合作、通信和社交网络等。为智能校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包括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依赖移动技术提升安全性的子系统(如 RFID 和 ZigBee 等技术)。
2. 物联网(IoT)
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发展,连接性和通信无处不在。人与设备的融合实现了自动连接互联网和数据传输,从而催生了所谓的物联网(IoT)。物联网技术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全球连接,使人们能够远程控制各种“智能”对象以获取特定服务。它是一种将数字和物理组件相结合的创新,能够实现新的商业模式和新产品的创造。
随着宽带通信和电源管理的有效提升,以及微处理器的进步和更可靠内存的出现,功能和环境数字化成为可能。因此,创建智能世界以及由此产生的信息在包括智能城市、智能家居和智能校园等多个服务领域都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多年来,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对物联网进行了定义。一些定义侧重于连接到网络的对象;另一些则关注与物联网相
物联网与区块链赋能智能校园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88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