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24、物联网安全与能源管理:技术突破与未来方向
本博客探讨了物联网在安全与能源管理方面的挑战与技术突破。内容涵盖网络安全检测技术,如ACIDS系统、深度学习攻击检测框架和依赖估计方案;振动敏感介质访问控制的优化方向;能量收集驱动的低功耗有损网络改进策略;轻量级密码认证技术;以及物联网软件架构的创新研究。博客还分析了物联网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旨在推动构建更加安全、高效、节能的物联网网络。原创 2025-07-27 00:30:10 · 31 阅读 · 0 评论 -
23、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中的能量收集及转发行为检测
本文探讨了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和物联网(IoT)中应用能量收集技术的同时,如何检测节点的转发行为异常问题。文章详细分析了转发行为检测技术的局限性、检测策略分类、系统和对抗模型、能量收集驱动的对抗场景及多种检测策略的比较。此外,还提出了针对恶意节点的转发异常行为的检测和抑制方案,如逐跳协作检测(HCD)、基于伪装的主动检测(CAM)和EYES对策等。文章旨在为构建安全、高效的能量收集网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原创 2025-07-26 16:54:18 · 32 阅读 · 0 评论 -
22、基于物联网设备的智能能源采集技术探索
本文探讨了基于物联网设备的智能能源采集技术,重点介绍了利用MapReduce方法和压电蜂鸣器实现高效能源采集的机制。同时,深入分析了能源采集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如拒绝服务攻击和资源限制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在新型能源采集技术和安全算法优化等方面的研究方向,为物联网设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原创 2025-07-25 11:25:37 · 56 阅读 · 0 评论 -
21、物联网应用中的节能计算与智能能量采集技术
本文探讨了物联网应用中的节能计算与智能能量采集技术。重点分析了节能计算的关键组件,如任务卸载、设备处理参数控制、内容缓存和智能表面传输,并结合MapReduce编程模型讨论了其在物联网边缘计算中的作用。同时,文章研究了智能能量采集的原理与发展趋势,以及未来面临的挑战,如协议开发、数据模型构建和负载均衡等问题。通过技术创新与多技术融合,提出了优化物联网系统能效的策略,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物联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原创 2025-07-24 14:30:10 · 43 阅读 · 0 评论 -
20、未来物联网应用的节能计算
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快速增长,能源管理成为关键挑战。本文探讨了雾计算在物联网节能中的作用,并分析了节能任务卸载、设备处理参数控制、内容缓存和智能表面辅助传输等关键技术。通过多种优化算法和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如何提高物联网系统的能源效率,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潜在挑战。原创 2025-07-23 16:29:01 · 25 阅读 · 0 评论 -
19、物联网中同时无线信息和功率传输(SWIPT)技术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物联网中同时无线信息和功率传输(SWIPT)技术,涵盖其主要架构(如周期性切换架构、功率分割架构、干扰优化架构和无人机启用架构等),以及SWIPT在物联网中的多种技术应用方案,包括提升NOMA-SWIPT中继系统容量、最小化功耗和双向中继方案等。同时,文章探讨了SWIPT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安全、移动性、硬件和软件限制、网络编码及人工智能应用等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解决方案的展望。原创 2025-07-22 15:33:57 · 60 阅读 · 0 评论 -
18、无线充电与信息传输技术:现状、架构与挑战
本文探讨了无线充电与信息传输技术的现状、架构与挑战,重点介绍了谐振波束充电(RBC)和同时无线信息和功率传输(SWIPT)的发展与应用。分析了RBC的未来研究方向,包括网络架构设计、光伏面板效率提升及MIMO系统开发,同时详细介绍了SWIPT的架构分类及其优缺点,并总结了SWIPT在信号处理、能量收集效率、干扰管理和设备兼容性方面面临的挑战。文章指出,这些技术有望在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领域实现高效、可靠的无线通信与能源供应。原创 2025-07-21 12:39:56 · 36 阅读 · 0 评论 -
17、谐振光束通信系统:原理、模型与多用户充电策略
本文详细介绍了谐振光束通信系统(RBC)和自适应谐振光束充电系统(ARBC)的工作原理、系统模型及多用户充电策略。从充电方法(如最小电流充电法和时间截止法)到能量转换效率分析,再到RBCom系统结构和多用户调度算法(FAFC和HPC),全面阐述了该系统在无线能量传输与信息通信中的应用潜力。此外,文章还总结了关键技术、应用前景及未来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原创 2025-07-20 15:28:30 · 36 阅读 · 0 评论 -
16、无人机辅助能源收集与谐振波束通信技术综述
本文综述了无人机辅助能源收集与谐振波束通信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无人机辅助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分析了无人机轨迹优化、功率分配和资源调度等关键问题,并探讨了谐振波束通信技术的原理、发展及其在多用户充电场景中的应用。同时,讨论了系统效率优化方法和技术面临的挑战,如能源限制、安全问题和系统复杂性,为未来物联网设备的能源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原创 2025-07-19 12:28:11 · 27 阅读 · 0 评论 -
15、UAV 辅助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的能量采集技术解析
本博客探讨了无人机(UAV)辅助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中的能量采集技术,重点分析了磁共振耦合技术、用户关联优化以及资源分配优化在提升能量采集效率中的作用。文章涵盖了多种优化方法,包括非凸优化分解、拉格朗日乘数法、注水算法及机器学习方案,并通过表格和流程图形式对关联优化和资源分配的流程进行了系统总结,旨在为未来物联网应用提供高效能量管理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18 10:45:11 · 45 阅读 · 0 评论 -
14、UAV辅助的WSNs/IoT网络能量收集技术解析
本文探讨了无人机(UAV)辅助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和物联网(IoT)的能量收集技术,分析了UAV在提升网络能源效率方面的潜力与挑战。文章重点讨论了UAV的部署模型、轨迹优化、节点关联决策以及资源分配策略,并介绍了多种优化算法,如连续凸逼近(SCA)、凹-凸过程(CCCP)和强化学习(RL)等。通过合理设计UAV的飞行路径、优化节点连接关系和资源分配机制,可以显著提高WSNs/IoT网络的能量收集效率和整体性能。原创 2025-07-17 15:05:28 · 27 阅读 · 0 评论 -
13、基于模糊逻辑的认知物联网网络中射频能量收集与传输间隔的权衡
本文研究了基于认知无线电的物联网网络中射频能量收集与数据传输间隔的权衡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模式选择策略。通过模糊逻辑方法,系统根据物联网设备的剩余能量和所需数据速率计算最优占空比,从而实现能量收集和数据传输之间的平衡。该策略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其能有效延长物联网设备的使用寿命并提高频谱利用率。原创 2025-07-16 14:43:42 · 60 阅读 · 0 评论 -
12、超材料微带天线设计与性能研究
本研究围绕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可穿戴微带天线展开,详细探讨了其在FR4基板和柔性太阳能板上的制造工艺、性能表征、集成应用以及RF能量收集能力。通过采用SNP墨水和特殊的喷墨打印与退火工艺,天线在宽频范围内展现出良好的导电性和回波损耗带宽。创新性地将天线打印在贴纸纸上并集成到太阳能板上,有效避免了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性能测试表明,天线在多个频段表现出稳定的增益和辐射模式,并在弯曲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能量收集效率。研究成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中的能量收集与通信集成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15 16:39:07 · 53 阅读 · 0 评论 -
11、用于自供电无线系统的超材料微带天线设计的系统研究
本研究系统性地设计并分析了一种用于自供电无线系统的超材料微带天线。该天线利用分形几何、部分接地面、MTM和EBG结构,实现了多频段、宽频带、小型化和高性能的特性。天线不仅适用于5G、物联网、WLAN和WiMax等无线通信标准,还与太阳能板有效集成,为绿色能源驱动的无线设备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展示了其在多个实际场景中的广泛应用潜力。原创 2025-07-14 12:45:25 · 60 阅读 · 0 评论 -
10、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认知与能量收集的D2D通信研究
本文探讨了在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中引入认知D2D通信与能量收集技术的关键研究问题。重点分析了能量与D2D传输概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能量效率与频谱效率之间的复杂权衡。文章还介绍了功率控制在D2D通信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频谱-能量权衡效用函数的设计、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以及新型能量收集方法的探索。通过这些技术的融合,旨在实现高效、绿色的无线网络通信。原创 2025-07-13 10:44:19 · 33 阅读 · 0 评论 -
9、认知与能量收集助力的D2D通信在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认知D2D通信与能量收集技术在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提升频谱效率、能源效率和网络性能方面的优势。文章详细介绍了绿色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能策略,包括无线电优化、睡眠/唤醒技术、能量收集与无线充电、D2D通信和认知无线电技术。随后,构建了一个基于异构网络的认知D2D通信与能量收集结合的WMSN模型,并从频谱感知、接入策略、D2D覆盖概率和链路共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技术在提升D2D连接QoS方面的有效性,并展望了其在智能交通、工业监控、医疗保健和环境监原创 2025-07-12 10:31:28 · 33 阅读 · 0 评论 -
8、人体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量收集:原理、方案与挑战
本文探讨了人体能量收集和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的认知D2D通信技术。人体能量收集利用动能、化学能和流动能等为植入设备供电,其中压电式能量收集因其环境适应性强而备受关注。同时,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通过引入认知D2D通信,提高频谱利用率和通信效率。文章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原理、现有方案及其挑战,并总结了不同能量收集概念的优缺点,为未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原创 2025-07-11 15:06:43 · 44 阅读 · 0 评论 -
7、人体能量收集技术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人体能量收集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电磁概念、压电概念、燃料电池概念和静电概念四种能量收集方式。通过对各类技术的研究成果和能量收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压电概念因其小型化潜力、与MEMS技术的兼容性以及良好的耐久性,成为构建新型能量收集装置的优选方案。同时,文章还深入探讨了压电材料的优化、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并展望了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应用领域拓展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原创 2025-07-10 11:27:25 · 195 阅读 · 0 评论 -
6、提升能量收集效率的创新设计与人体能量收集探索
本文探讨了提升能量收集效率的创新设计,重点研究了非均匀拉胀设计、压电复合材料发展和三维拉胀结构的应用。同时,对人体内部能量收集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血液流动和压力的能量收集新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材料创新、结构优化、集成化设计和智能控制,旨在推动能量收集技术的发展,为植入式医疗设备和基础设施健康监测提供更可靠的能源。原创 2025-07-09 16:32:37 · 53 阅读 · 0 评论 -
5、助力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基于拉伸应变的能量收集优化策略
本文探讨了基于拉伸应变的能量收集优化策略,重点分析了旋转六边形和旋转三角形设计在低应变环境下的性能。通过建模、实验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拉伸应变设计能够显著提高能量收集效率,尤其是在桥梁监测等实际应用场景中表现出良好的潜力。尽管存在制造成本高的挑战,但其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原创 2025-07-08 11:09:33 · 47 阅读 · 0 评论 -
4、提升环境应变能量收集的拉胀设计
本文探讨了通过拉胀设计提升低应变环境下能量收集效率的方法,重点研究了内凹蜂窝阵列、旋转平行四边形和旋转六角星三种拉胀结构,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建模与优化。实验结果显示,这些设计显著提高了功率输出,其中旋转六角星设计的增益最高,但伴随较高的峰值应力。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以实现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等设备的可靠能源供给。原创 2025-07-07 14:33:20 · 34 阅读 · 0 评论 -
3、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能量收集:应用、挑战与创新设计
本文探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在环境监测、水网络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及其面临的能源、通信、安全等挑战,并提出了基于压电材料与辅助材料结合的能量收集创新设计方案。文章还分析了辅助设计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潜力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材料创新、集成化与小型化、智能化与自适应以及多能源融合。通过这些研究,旨在提高能量收集效率,推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技术在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原创 2025-07-06 11:15:22 · 26 阅读 · 0 评论 -
2、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量收集技术与应用
本文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量收集技术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了太阳能、热能、风能和射频能等不同的能量收集方式,分析了它们的优势与挑战,并展示了这些技术在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可穿戴设备、智能农业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文章还展望了能量收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多源化、智能化和微型化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05 10:33:37 · 170 阅读 · 0 评论 -
1、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的能量收集技术探索
本文探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和物联网(IoT)中的能量收集技术,分析了传统电池供电方式的局限性,并重点介绍了从环境中收集能量的技术与应用场景。内容涵盖热能、太阳能、风能和射频能量收集,以及它们在智能电网、电动汽车、智能健康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能量收集技术面临的挑战,包括能量供应不稳定、转换效率低、设备成本高和安全性问题,并展望了未来新兴技术如无人机辅助能量收集、SWIPT和共振束通信的发展前景。原创 2025-07-04 14:20:16 · 57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