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 经典
文章平均质量分 63
高新普惠_搬砖手
现就职于山西高新普惠,请大家关注: www.gaoxinzb.com
喜欢读书,喜欢写代码,喜欢思考。
软件工程师就像游戏玩家,需要修炼很多种技能,开发语言就像主动技能;模式和算法算是内功;软件工程和UML等算是被动技能;你的等级是什么?有哪些技能?欢迎讨论
展开
-
于丹 论语 心得和感悟
天地人之道 “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在这个世界上,不一定是外在的一切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常常是他原创 2013-06-19 13:37:12 · 1557 阅读 · 0 评论 -
正修止观的工夫
修止:止息妄念,有三种:1. 系缘止(将心系于丹田,想想鼻子中出入的气像一条垂直的线从鼻孔、喉管一直到小腹)2. 制心止(前念已起,后年未生之间,看清念头所起之处,一直照下,不令攀缘,于是妄念自然消落,达到无念境界,妄念又起再用此法); 3. 体真止(此法是由粗入细,是真实之修止,细细体会心中一念事物都是虚妄,反观我从小到大,时刻再变,没有一刻停住,所以都是虚妄,反观自己的心念,没原创 2013-08-30 08:59:58 · 858 阅读 · 0 评论 -
因是子静坐法 笔记
静坐前调饮食: 吃到微饱; 早晨空腹静坐,平常也吃过两小时再坐调睡眠:定时有节制,八小时比较好; 静坐工夫深,睡眠时间可减少调烦恼(贪嗔痴): 贪要寡欲;嗔(愤怒怨恨)要 ;痴(为妄念所颠覆)要静坐的方法:姿势: 背:平直其身,脊骨不曲,端正而坐 胸:微向前伏,使心窝下降 臀:向后稍凸,使脊骨不曲不挺 腿:原创 2013-08-30 09:01:00 · 966 阅读 · 0 评论 -
儒家修身 笔记
0. 导言 修身:挖掘自己天性中原本就有美好的东西,让事功朝着有益生心健康和生命意义的方向走 信仰:是一个实践和体验的过程,是针对当下的生活来培养自己的身心状态,特别是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学习儒学:比理论更重要的,是其修身实践目标:致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1. 宁静 静坐针对弱点思考、剖析; 思考人生的方向、自己想要什么原创 2013-07-22 10:41:29 · 849 阅读 · 0 评论 -
国学名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修己以安百姓便是亲民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由自己的心明确什么该进什么该退,在退让中看清自己,培养耐力和忍辱。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原创 2013-07-22 13:56:00 · 1219 阅读 · 0 评论 -
我的儒家修身
修身目标流程 静思(内省:戒除 谨慎 恐惧)——》理明(正心,自己遵守的礼)——》依理而行(慎独和诚意,知行合一,守礼:克己,改过,尽心)——》与天地参; 君子安其身而后动(确定理想或心念),易其心而后语(平和的心态),定其交而后求(事业和生活的具体要求和标准、计划)中和 宁吾真体(在闹中取静,在静中发现自己的本性) 养吾圆机原创 2013-07-22 10:54:31 · 683 阅读 · 0 评论 -
儒家修炼之道
目标致中和,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达到修儒需要自己领悟,耐心体会宁吾真体(在闹中取静,在静中发现自己的本性),养吾圆机(面对复杂的事情来调整心理,磨练性格,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心性不乱,方法在事上磨),就是致中和。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代表在静的状态下人体会到的真实本性; 和:动的时候保持心的和谐正心和诚意诚意:不欺骗自己,通过慎独(原创 2013-07-22 09:51:52 · 1536 阅读 · 0 评论 -
心学笔记
最近在听 浙江大学 的王阳明哲学,听了5讲,分别是王阳明的生平、心即理、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致良知生平 王阳明主要在明朝的正德年间,一生经历极其丰富,和刘瑾对着干过,发配到贵州龙场,平定过宁王叛乱,平定过土匪,悟道和讲学。对于他的生平,大家可以看明朝那些事,那是写得非常幽默。古代对圣人的评价有:立德、立言、立功三方面,他算是古代为数不多的这三方面都达到的人物。个人感觉,孔夫子和孟夫原创 2013-07-20 15:41:52 · 789 阅读 · 0 评论 -
曾国藩修身 删节版
1.持身敬肃 要使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和检查自己的念头或举止是有背离义理之处。平日闲居无事就要安静泰然,保养德性。而一旦投于事务之中则要专心致志、不存杂念。精神状态清澈明朗,就如同旭日东升,光彩照人。2.静坐养性 每天要拿出一定时间来静坐养性,反省自己天性中隐现的仁义之心。通过气功、瑜伽实现。3.说话谨慎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对原创 2013-07-20 22:43:21 · 619 阅读 · 0 评论 -
于丹 庄子
宽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规则,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内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庄子其人 人这一生只有被你真正在乎的事情,可以真正拘束住。所以,人生的劳顿有很多时候,要先问一问目的是什么? 中国的儒家思想,在社会这个尺度上,要求人担当,但道家的思想是在生命层面上要求人飞越。担当是我们的一份社会责原创 2013-06-19 17:54:02 · 999 阅读 · 0 评论 -
六妙门 笔记
止观在心上用功夫,本章在息上用工夫,是彻始彻终的方法。修是方法,证代表达到的境界数:修数: 原文: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 调息(不涩不滑,只要每天好好观呼吸,自然就会调整)后 安详徐数,从1到10 摄心在数,勿令驰散 (将心住于鼻端, 心忽它想,立刻收回,重新开数)原创 2013-09-02 13:09:26 · 141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