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描述
设有N \times NN×N的方格图(N \le 9)(N≤9),我们将其中的某些方格中填入正整数,而其他的方格中则放入数字00。如下图所示(见样例):
A
0 0 0 0 0 0 0 0
0 0 13 0 0 6 0 0
0 0 0 0 7 0 0 0
0 0 0 14 0 0 0 0
0 21 0 0 0 4 0 0
0 0 15 0 0 0 0 0
0 1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B
某人从图的左上角的AA点出发,可以向下行走,也可以向右走,直到到达右下角的BB点。在走过的路上,他可以取走方格中的数(取走后的方格中将变为数字00)。
此人从AA点到BB点共走两次,试找出22条这样的路径,使得取得的数之和为最大。
输入输出格式
输入格式:
输入的第一行为一个整数NN(表示N \times NN×N的方格图),接下来的每行有三个整数,前两个表示位置,第三个数为该位置上所放的数。一行单独的00表示输入结束。
输出格式:
只需输出一个整数,表示22条路径上取得的最大的和。
输入输出样例
输入样例#1: 复制
8 2 3 13 2 6 6 3 5 7 4 4 14 5 2 21 5 6 4 6 3 15 7 2 14 0 0 0
四维dp,本来一开始的想法是二维dp,然后赋值0,再来一次二维dp,后面发现有些样例这种写法会有问题,所以就采用四维dp
我们可以采用四重循环枚举每一种行走方式。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思维方式:题目中说“此人从A点到B点共走两次”,可以当成两个人相对而行,这样会方便一些。我们枚举第一个人的坐标(x1,y1)和第二个人的坐标(x2,y2)。因为题目已经说明只能向下或向右走,因此第一个人的方向为 [ x1-1 ] [ y1] 或 [ x1] [ y1-1],第二个人的方向为 [ x1-1 ] [ y1] 或 [ x1] [ y1-1]。
我们设f[x1][y1][x2][y2]表示第一个人走到x1,y1点,第二个人走到x2,y2点的最优解。
动态转移方程为 f[x1][y1][x2][y2] =max(f[x1][y1][x2][y2],f[x1-1][y1][x2-1][y2],f[x1-1][y1][x2][y2-1],f[x1][y1-1][x2-1][y2],f[x1][y1-1][x2]
[y2-1]) + G[x1][y1] 若 x1 != x2 || y1 != y2,还应加上G[x2][y2]。即必须累加当前走过的路径上的数字,为防止两个人同时走到一个点而累加两次产生错误答案,我们判定一下。 最优解:f[n][n][n][n]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xnum(int a, int b, int c, int d)
{
return max(max(max(a, b), c), d);
}
int main()
{
int N;
cin >> N;
int a[13][13];
int dp[13][13][13][13] = { 0 };
for (int i = 0; i < 13; i++)
{
for (int j = 0; j < 13; j++)
{
a[i][j] = 0;
}
}
int x, y, z;
cin >> x >> y >> z;
while (!(x == 0 && y == 0 && z == 0))
{
a[x][y] = z;
cin >> x >> y >> z;
}
for (int i = 1; i <= N; i++)
{
for (int j = 1; j <=N; j++)
{
for (int k = 1; k <=N; k++)
{
for (int s = 1; s <=N; s++)
{
dp[i][j][k][s] = maxnum(dp[i - 1][j][k - 1][s], dp[i - 1][j][k][s-1], dp[i][j-1][k - 1][s], dp[i][j-1][k][s-1]);
dp[i][j][k][s] += a[i][j];
dp[i][j][k][s] += a[k][s];
if(i==k&&j==s)
dp[i][j][k][s] -= a[k][s];
}
}
}
}
cout << dp[N][N][N][N] << endl;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