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Polifonia本体网络:音乐文化遗产的语义解决方案
1. 核心模块介绍
1.1 乐器部件模块
利用DOLCE本体中的Parthood模式,对乐器整体及其部件进行精确描述。在该本体中,“Whole”实体代表管风琴乐器,“Part”实体则涵盖控制台、风系统、外壳、分区和动作等管风琴部件。
1.2 音乐信息源模块
该模块涵盖了各种音乐相关信息源,包括不同范围和格式(物理、数字)的手稿、教科书、文章、访谈、评论、回忆录等。其目标是为描述信息源的创作者、类型、创作时间和地点、生产和使用背景以及主题和目标提供通用支持。此外,该模块还能表达多媒体文档,如乐谱图像、音频记录、视频等。例如,一场演出的视频记录可被视为音乐源,为某一作品在特定活动中的表现提供文献证据。
1.3 音乐聚会模块
主要描述1800年至1945年欧洲音乐界人士之间的会面。历史聚会通过四个主要组件进行描述:
-
参与人员
:包括感兴趣的主体人物以及活动中的互动人员。
-
地点
:如城市、国家、场馆等。
-
活动类型
:明确活动的具体性质。
-
原因和日期
:说明聚会的原因(如音乐创作、个人生活、商业等)以及发生的日期。
1.4 音乐本体模块
通过KG - 本体过程开发,本体公理从MusicBO知识图中经验性生成。该知识图基于17世纪以来博洛尼亚音乐表演和音乐相关人员会面的文本语料库构建。模式包含公理发生的概率信息,例如,“创作情境”模式实例中,艺术家属性范围为自然人的概率高于组织作为创作者的概率。该模块内容高度依赖知识图,最丰富和详细描述的实体包括人员、地点、组织、艺术作品、剧院和书籍。
1.5 音乐分析与标注模块
1.5.1 音乐算法模块
形式化可对音乐元数据(使用Meta模块)和音乐内容(通过表示模块)进行操作的算法。算法由三个主要组件构成:
-
形式化
:可以是理论性的(如伪代码)或可执行的(如使用编程语言)。
-
参数化
:例如输入数据。
-
解决的任务类型
:定义一组与输入和输出数据要求以及最终目标一起处理的实体。该模块允许在算法参数化的上下文中表示理论和定量性能,其形式化可视为通用模式,能表示任何领域的算法。在音乐领域,算法的输出被视为分析结果,通过表示模块进行表示。
1.5.2 音乐分析模块
利用历史和现代既定的音乐理论(模态和调性理论)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通过该框架,可统一不同的主观分析,克服“全局”理论视角的局限性,使用不同的理论观点解释同一作品。目前实现了两种历史理论:Zarlino(1558)和Praetorius(1619),通过形式推理和全面的公理化,本体能够自动推断音乐作品的理论解释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
1.5.3 音乐标注模块
提供不同的音乐标注模型,以适应音乐学和信息检索的用例。主要目标是增强对其他描述系统的支持,提高不同音乐标注格式之间的互操作性和转换可能性。所有模型通过音乐表示逻辑互连,其中一个成熟的标注模型是JAMS本体,它模仿JAMS(JSON注释音乐规范,用于可重现的MIR研究)文档的结构,语义描述并连接JAMS规范的所有元素(注释、观察等),分别使用音乐元数据和表示模块处理音乐元数据和标注内容。
2. 模块功能及应用示例
2.1 音乐算法模块操作流程
| 步骤 | 操作内容 |
|---|---|
| 1 | 选择合适的算法形式化方式,如理论伪代码或可执行的编程语言代码。 |
| 2 | 确定算法的参数化,即输入数据的类型和格式。 |
| 3 | 明确算法要解决的任务类型,以及对应的输入和输出数据要求和最终目标。 |
| 4 | 在音乐领域中,将算法应用于音乐元数据和内容,得到分析结果,并通过表示模块进行表示。 |
2.2 音乐分析模块理论应用
| 理论名称 | 年份 | 应用方式 |
|---|---|---|
| Zarlino | 1558 | 通过形式推理和公理化,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论解释和分析。 |
| Praetorius | 1619 | 结合音乐作品的实际情况,推断其在该理论下的演变和特点。 |
2.3 音乐标注模块JAMS本体应用
graph LR
A[音乐元数据] --> B[JAMS本体]
C[音乐内容标注] --> B
B --> D[语义描述与连接]
D --> E[互操作性与转换]
该流程图展示了JAMS本体在音乐标注中的应用过程,音乐元数据和内容标注通过JAMS本体进行语义描述和连接,最终实现不同标注格式之间的互操作性和转换。
3. 实际应用与反馈
3.1 当前应用案例
- Interlink :发布了ChoCo和Harmory知识图谱(KG)。ChoCo提供了20K + 和弦标注的乐谱和曲目,整合了18个和弦数据集,使用音乐标注模块中的JAMS本体和音乐投影模块中的Roman本体。Harmory是一个相互连接的和声模式KG,源自ChoCo,旨在用于人机创造力(模式发现、和弦生成、和声相似性)。
- Tonalities :KG包含来自377个MEI乐谱的数据及其关于理论概念(根音、和声进行、不协和模式、终止式等)的注释,使用音乐分析模块中的两种理论模型。
- Meetups :KG描述了约1800年至1945年的74K + 历史聚会,提及欧洲5K + 地点的51K + 人,使用Meetups本体,从1K艺术家的开放获取数字传记中提取。
- Bells :KG描述了意大利文化部编目的88个钟,依赖Bells模块,是意大利最大的文化遗产KG - ArCo KG的一部分。
- MusicBO :通过文本到KG方法在137个文档上构建,这些文档涉及17世纪以来博洛尼亚音乐家、作曲家和评论家之间的表演和会面。该KG用作MusicBO本体自下而上建模的输入。
3.2 调查反馈
为了收集采用兴趣,进行了在线调查,共收到61份回复。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内容|反馈情况|
|----|----|
|现有音乐本体重用挑战|49.2%认为有挑战,42.6%持中立态度|
|现有本体互操作性|57%认为存在问题,36%持中立态度|
|现有本体对音乐历史和文化遗产概念覆盖不足|57.3%认为存在不足,32.8%持中立态度|
|该领域缺乏大型能力问题数据集|63%认为缺乏,34%持中立态度|
|对PON潜在重用兴趣|音乐元数据(78.7%)、音乐源(80.3%)、乐器(70.5%)、音乐内容(57.4%,21.3%持中立态度)、音乐文化遗产CQ数据集(65%,26.7%持中立态度)|
3.3 利益相关者采用情况
除了内部和潜在采用者,Polifonia利益相关者网络中的工业和机构利益相关者也表达了使用PON资源的兴趣:
-
数字音乐观测站
:使用音乐元数据和源模块注释众多音乐资源。
-
鲁汶大学
:Anne - Emmanuelle Ceulemans使用音乐分析模块研究Josquin des Prez作品中终止式的注释。
- 还计划与Deezer、Songfacts和MusicID合作,基于其资源评估、扩展和重用音乐元数据模块;与欧盟H2020 MuseIT项目合作扩展ChoCo KG。
4. 可用性、可持续性与FAIR原则
4.1 资源存储与管理
PON命名空间在相关部分介绍,使用W3C永久标识符社区组创建了永久URI。PON在公共GitHub存储库上进行版本控制,所有存储库也在Zenodo上发布(带有相关DOI),遵循CC - BY 4.0许可。GitHub上的资源存储确保了项目结束后的持久性,博洛尼亚大学和意大利文化部承诺长期托管和维护PON。此外,PON被意大利文化部作为ArCo的兄弟本体项目重用。
4.2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PON是一组用于音乐文化遗产的富有表现力的本体,实现了现有音乐内容和上下文语义模型(MusicOWL、Music Notation、Music Ontology、DOREMUS等)的互操作性。从多学科和领域专家需求出发,应用并扩展了XD本体工程方法。发布了15个新本体(v1.0)和PolifoniaCQ数据集(361个能力问题),并提供了当前和潜在重用的有力证据。
未来计划进行基于能力问题的PON模块广泛评估,支持利益相关者和早期采用者重用、扩展和长期维护资源。
graph LR
A[PON资源] --> B[GitHub存储]
B --> C[长期托管维护]
C --> D[博洛尼亚大学]
C --> E[意大利文化部]
A --> F[Zenodo发布]
F --> G[DOI关联]
A --> H[CC - BY 4.0许可]
该流程图展示了PON资源的存储、管理和许可情况,体现了其可用性和可持续性。
超级会员免费看
425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