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隔壁的00后同事,让我看到了职场“反内卷”的希望

文章探讨了00后对职场内卷的态度及影响。00后拒绝官僚主义、糟粕酒桌文化和无偿加班,因其获取信息多元、家庭物质优越、态度现实而“卷”不起来。他们评价两极分化,但会纠正职场不正之风,与“老人”碰撞磨合,让职场生态改变。

6889e170c7167f878389a7ac445872a5.gif

作者 | 婉君

来源 | 猎聘(ID:liepinwang)

周末跟朋友吃饭,聊起近况,朋友十分感慨:这批刚进入职场的00后,真是太不一样了。

“当年我刚工作的时候,领导让加班,我会回复两个字'好哒'。现在我让新来的00后实习生加班,他也回复了我两个字——'别吧'。”

前段时间,#00后真的来了#冲上热搜。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将有1000万“Z世代”青年将步入社会。

这批自诩佛系的年轻人,会改变职场内卷的风气吗?

a3860d461e489c37999277a225c06ecb.png

8166226ab02c835ecac7e8831a159972.png

在“反内卷”的道路上死磕到底

态度一:拒绝官僚主义,只想把工作做好

网友@丽莹在网上发了一篇贴,吐槽满身官僚气的领导:

“他对自己连续跳槽荣升副总监的经历非常自豪,刚一上任就开始给员工做‘心灵马杀鸡’,还含沙射影部门同事升职慢的原因是太专注工作,不懂得去和大领导们交流(晃悠)和学习(拍马屁)。”

文末,丽莹还总结了自己作为00后的工作态度:“我只是比较佛,不是不愿意跟领导打交道。我的工作理念就是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好,拍马屁什么的,与我无关!”

态度二:可以喝酒,但拒绝糟粕酒桌文化

知乎上有个话题“新一代(00后)对待职场的态度是怎样的?”

点赞第一的网友回答:“我会喝酒,也不反感正常的酒文化。但我反感以满足控制欲和支配欲的糟粕酒桌文化。”

0835cf5e0f5aad56a00d520531d2578a.png

什么是“糟粕酒桌文化”呢?有“老江湖”总结:

如果得到领导代酒的指令,要拿出趟地雷阵地的那种舍己救人的勇气。

假如领导不胜酒力,则一定要想方设法巧妙的把准备敬领导酒的人拦下;或者挡在领导前面跟敬酒者先干几杯,先消耗掉敬酒者的大部分酒量,要知道你多喝几杯领导就可以少喝几杯。

面对这种不对等的酒桌文化,有几个职场打工人真正能认同呢?

态度三:享受生活,拒绝无偿加班

80后、90后习惯了“先苦后甜”,因此在职场中,许多人也愿意相信:年轻的时候多加班,才有机会早早实现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在步入中年后有机会平衡好生活。

然而,早早就从新闻中了解到“职场中年危机”的00后,似乎对先苦后甜的这一套并不感冒。有00后直言:“我只会做和工资相符的工作,拒绝无偿加班,拒绝无偿做任何非本工作内容的事。”

96179d11182eac6af7ceec8e837f1119.png

这一观点恰好印证了《腾讯00后研究报告》中,对“00后”价值观的一项解读:对事情现实,积极获取资源来发展自己的领域。

换句话说,00后更愿意“为爱发电”,投身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而非无偿为公司奉献。

9a64240cd320d4fae9471f27b34bd8e9.png

00后为什么“卷”不起来?

作为“职场老人”,我很想给“00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点个赞,毕竟他们说出了我刚进职场时不敢说的那些话。

同时我也很疑惑,为啥这届小孩会成为“反内卷斗士”呢?

猎聘的《2020校园招聘趋势洞察报告》,很好地解答了我的困惑。

以六个关键词概括“Z世代”,即:多元、淡定、直接、现实、积极、爱家。

其中,多元、淡定、现实,都能恰当解释00后的职场表现:

关键词:多元

00后作为“网生代”,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仅有父母、老师、同学,五花八门的社交网站、问答平台、短视频APP也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f8159b83b04cf6006fd496611e27ac81.png

借助互联网,00后能轻而易举地了解到市面上有哪些新兴职业,网络主播一天能赚多少,互联网大厂的福利待遇怎样,某个行业现在是朝阳还是夕阳……

接触的信息更多元,让年轻的“00后”在认知能力方面并不会输给“职场老人”。因此,他们也很难被忽悠。

关键词:淡定

在我大学毕业时,舆论倡导的是“先就业后择业”,媒体经常吐槽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而我在找工作时,也很怕自己会找不到工作,养不活自己。

然而现在正迈向职场的00后,他们的家庭物质生活相对优越,有更高的财务自主权,选择更加从容淡定。

如今的风向是“慢就业”。

根据猎聘的调研,仅有32.18%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立刻工作;而继续深造成为大学生的热门选项,占比44.13%;此外另有13.33%的人群选择毕业后先旅游再就业。

ecfa916f9bbb4d28d20bbaeb34fc17c9.png

根据人民日报的解读,“慢就业”是求职竞争日益激烈下的客观趋势,部分大学生主动选择慢一点、“错峰就业”,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积蓄力量,或者四处走走、多看看就业市场,这可能是一种更成熟的表现。

关键词:现实

“00后”可能是国内到目前为止,最不羞于谈钱的一代人。

调研中,00后表示好工作的标准并不唯一,但“收入高”、“发展前景好”、“工作氛围好”、“福利待遇好”都是定义好工作的关键词。

在了解招聘内容时,73%的Z世代人群会优先了解薪资待遇和软福利。这种现实、直接的态度,决定了00后不会接受老板用情怀画的饼。

665cad2155b86365f8c7846a7a3c1830.png

00后会改变职场风气吗?

网上对于“00后”打工人的评价,可谓是两极分化、褒贬不一。

一部分声音评价00后“不行”,觉得他们过于佛系、躺平、任性、责任感低、以自我为中心。

05d64adcf38f978de629824683c0b900.png

另一部分人赞扬00后是“真正颠覆性的一代”,认为他们独立有主见、思维活跃有创意、既能为爱发电又有文化自信。

这些话,“90后”的我听着也很耳熟。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这一代踏入社会时,也曾“享受”着类似的评价。

实际上呢,第一批90后迈过而立之年,“讲好了中国文化”的李子柒是90后;带领中国女排重回世界巅峰主攻手朱婷是90后;神十三任务中的“北京明白”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团队中的9个人都是90后。

与此同时,大部分90后还是归于常态,有人决定扎根大城市,也有人逃离北上广;有人事业有成、创业成功,也有人决定考编制端铁饭碗……

纵向比较,我坚信“00后”中一定有颠覆性的佼佼者,但却不必妖魔化或神化这整整一代人。

“妖魔化”是偏见,会让我们戴着眼镜看待这些职场人,没办法给到公平发展的机会;而“神化”则是另一种形式的“绑架”,无形中给00后套上太多责任,稍有不慎就变成了捧杀。

e2e223763539962788886ed1e25e60ef.png

多元、淡定、现实的“00后”,一定会纠正一部分“职场老人”们忍受很久的不正之风,比如“官高一级压死人”,比如打着“栽培新人”旗号的白嫖式加班……

与此同时,“00后”和“职场老人”也一定会发生很多精彩的碰撞,在磨合中成长,让整个职场生态变得有些“不太一样”。

7c1915048ea0070c954bb038d70852e5.gif

《新程序员003》正式上市,50余位技术专家共同创作,云原生和数字化的开发者们的一本技术精选图书。内容既有发展趋势及方法论结构,华为、阿里、字节跳动、网易、快手、微软、亚马逊、英特尔、西门子、施耐德等30多家知名公司云原生和数字化一手实战经验!

d031c04dbe64e6c1a306d16e8f1a4d85.png

 
 

2f4029fbcf1a48e86f201eab7a1ff24e.gif

 
 
 
 
 
 

近六成员工强烈支持,携程将推出“3+2 ”工作模式,一周三天到岗两天在家办公

 
 
 
 

AI 岗位年薪下降 8.9%,程序员越“老”越吃香,最新薪酬报告发布!

☞员工离职倾向尽在公司掌握,争议发生后,监控系统研发商悄悄下架相关服
<think>好的,用户现在问的是语音翻译,特别是当隔壁电脑或人在发声时,自己的电脑能自动翻译。首先,我需要理解用户的具体需求。他们可能是在一个多语言环境中,比如国际会议、在线课程,或者与外国同事交流时,希望实时将听到的语音转换为文字并翻译成自己的语言。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现有的工具和技术是否支持这样的功能。比如,Google Translate有实时语音翻译功能,但可能需要对方说话时直接输入到麦克风。另外,像Otter.ai这样的语音转文字工具,是否能结合翻译功能?还有Windows自带的语音识别和翻译功能是否可行? 然后,用户提到“隔壁电脑或者人在发声”,这可能意味着用户希望捕捉周围环境的声音,而不是直接通过麦克风输入。这时候可能需要使用远程麦克风应用,比如通过局域网连接其他设备作为麦克风源,或者使用特定的硬件设备。 另外,实时性是一个关键点。自动翻译需要低延迟,否则会影响用户体验。可能需要推荐一些延迟较低的工具,或者指导用户如何优化设置以减少延迟。 用户可能没有提到的需求包括:多语言支持、翻译准确性、是否需要离线功能、以及跨平台兼容性(比如在Windows、Mac还是手机上使用)。需要覆盖这些方面,提供不同平台的解决方案。 还需要考虑隐私问题,尤其是当处理外部声音时,是否需要确保数据安全。例如,推荐开源或本地处理的工具,如Co:Speech,可以减少数据上传的风险。 最后,整理这些思路,分步骤说明不同的方法,并给出相关工具和注意事项,确保用户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同时,预想用户可能的后续问题,比如如何设置、推荐硬件、准确性比较等,作为相关问题供用户进一步参考。</think>要实现对隔壁设备或他人语音的自动实时翻译,需结合语音捕捉、实时转文字和翻译技术。以下是可行方案: --- ### **1. 实时语音翻译工具推荐** #### **A. Otter.ai + 网络麦克风方案** - **步骤**: 1. 在隔壁设备安装远程麦克风App(如[RemoteMic](https://remotemictest.com)或[Microphone for PC](https://www.microsoft.com/store/productId/9NBLGGH42THH)),将声音传输到你的电脑。 2. 在你的电脑打开Otter.ai网页(https://otter.ai),实时语音转文字。 3. 将转写后的文字粘贴到Google翻译(https://translate.google.cn)或DeepL自动翻译。 #### **B. Windows 11 自带功能(语音转文字+翻译)** - **操作**: 1. 启用Windows语音识别:`设置 > 辅助功能 > 语音`,开启语音识别和实时字幕功能。 2. 使用系统自带的“实时字幕”功能(支持英文原生翻译),若需中文翻译,可结合剪贴板自动翻译插件(如“翻译剪贴板”)。 #### **C. 开源工具:Co:Speech(本地处理无网络依赖)** - **特点**:通过Python脚本实现语音实时转写与翻译(需配置环境),支持自定义语言对。 - **代码示例**: ```python import speech_recognition as sr from googletrans import Translator r = sr.Recognizer() translator = Translator() with sr.Microphone() as source: print("请说话...") audio = r.listen(source) try: text = r.recognize_google(audio, language="en-US") # 英文语音识别 translated = translator.translate(text, src='en', dest='zh-cn').text print(f"原文: {text}\n翻译: {translated}")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识别失败:", e) ``` --- ### **2. 硬件方案:远程麦克风+翻译设备** - **场景**:跨国会议或课堂 - 使用无线麦克风(如Sennheiser无线领夹麦)接收他人语音,连接到你的电脑声卡输入。 - 通过上述软件实时转写翻译后,投屏到显示器或AR眼镜(如HoloLens)查看翻译结果。 --- ### **3. 注意事项** 1. **延迟优化**:选择低延迟的语音识别引擎(如Google Web Speech API)。 2. **环境噪音**:使用定向麦克风或AI降噪软件(如iCEVAT)过滤背景干扰。 3. **隐私安全**:敏感场景建议使用本地化工具(如Co:Speech),避免云端传输数据。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