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从零开始学习(六)图

本文详细介绍了图的基本概念,包括无向图、有向图、顶点的度以及图的存储结构如邻接矩阵和邻接表。此外,文章深入探讨了图的遍历算法,包括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并解释了这两种算法在遍历顺序上的区别。最后,文章提到了图的应用,如最小生成树的构造方法,如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

系列文章

第一章:基础知识

第二章:线性表

第三章:栈和队列 

第四章:字符串和数组

第五章:树和二叉树


第六章 图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1 定义和术语

1.2 基本操作

 

第二节 存储结构

2.1 邻接矩阵

2.2 邻接表

第3节 图的遍历

3.1 深度优先搜索(Depth First Search,DFS)

3.2 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 First Search,BFS)

第4节 图的应用

4.1 最小生成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图

图状结构是一种比树形结构更复杂的非线性结构。在树形结构中,结点间具有分支层次关系,每一层上的结点只能和上一层的至多一个结点相关,但可能和下一层的多个结点相关。而在图状结构中,任意两个结点之间都可能相关,即结点之间的邻接关系可以是任意的。因此,图是 比树更一般、更复杂的非线性结构,常被用于描述各种复杂的数据对象,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许多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1 定义和术语

(1)定语:

图(Graph)是由非空的顶点集合和一个描述顶点之间的关系——边(或者弧)的集合组成的,其形式化定义为:G=(V,E)、V={v1|v1包含data object}、E={(v1,vj)|(vi,vj 包含V^P(vj,vj)。其中,G表示一个图,V是图G中顶点的集合,E是图G中边的集合,集合E中P(vi,vj)表示顶点vi和顶点vj之间有一条直接连线,即偶对(v1,vj)表示一条边。如:G2=(V2,E2)、V2={v1,v2,v3,v4}、E2={<v1,v2>,<v1,v3>,<v3,v4>,<v4,v1>}。

(2)术语:

<
评论 2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艾阳Blo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