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沿着传输线传播时,每时每刻阻抗都可能发生变化(例如,PCB走线的宽度或者厚度发生变化、PCB过孔、PCB转角、PCB上的电阻、电容、电感、接插件和器件引脚都会产生阻抗变化),若走线的瞬时阻抗(只和传输线的横截面积和材质特性有关)发生变化,信号会产生反射(我们可以类比光的传播,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产生反射和折射)。
这里给出反射系数的计算公式:
其中Z1为变化前的阻抗,Z2为变化后的阻抗。
例如PCB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50Ω,传输过程中遇到一个100Ω的贴片电阻接地,那么可以利用公式(1)计算得到ρ为1/3,即信号由1/3被反射回源端。
在电路设计时,我们希望整个传输线路阻抗都是一致的,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源端、传输线、负载端都一样。但是,实际过程中,经常出现阻抗不匹配的情况,例如,传输线特性阻抗控制为50欧姆,而芯片内阻可能只有十几欧姆,这就造成不匹配。通常的做法是在芯片之外采用电阻端接匹配来实现阻抗一致性。常用的端接方式有源端端接、并联端接、戴维南端接、RC端接等,下面以点对点拓扑为例(其他电路中常见拓扑结构,见

文章介绍了信号在传输线中因阻抗变化产生反射的问题,并提供了计算反射系数的公式。为了消除反射,文章讨论了四种端接技术:源端端接、并联端接、戴维宁端接和RC端接,包括各自的适用场景、优缺点以及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7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