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是儿童常见病,牛奶蛋白过敏是食物过敏的最早表现。牛奶蛋白过敏不仅会影响儿童营养物质的吸收,还会引起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1、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病机制
牛奶蛋白过敏可根据免疫机制分为三种类型。①IgE介导(快发型):食物摄入数分钟到2小时出现症状②非IgE介导(迟发型):食物摄食后数小时或数天发生③IgE/非IgE介导(迟发型):食物摄食后数小时或数天发生。
二、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表现
婴儿食物过敏最常见的器官是皮肤、胃肠道、呼吸道和粘膜,临床表现往往没有特异性,因此容易误诊或漏诊。轻度和中度牛奶过敏可能有胃肠道表现,如反复反流、呕吐和腹泻、便秘(伴有或不伴有肛周皮疹)、便血、缺铁性贫血。皮肤可表现为特应性皮炎、唇部或眼睑肿胀、血管水肿和非传染性荨麻疹。呼吸系统可表现为非传染性流鼻涕、慢性咳嗽和喘息。有些儿童可能有持续的肠痉挛,每天3小时,每周3次,持续3周以上。严重的牛奶过敏表现为反复腹泻、呕吐或反流和生长障碍,伴有拒绝进食,大量便血导致血红蛋白下降,蛋白质流失性肠道疾病。甚至有些儿童也发展为溃疡性结肠炎。特应性皮炎也相对较重,容易重复,而呼吸系统可能出现急性喉水肿或支气管阻塞。
3、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
诊断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体检、临床表现、皮肤刺痛实验、血清食物特异性IgE检测筛查、食物回避试验和食物刺激试验。诊断的基础是食物刺激试验。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没有诊断方法,但仍由食物刺激试验诊断。
四、治疗牛奶蛋白过敏
1、饮食治疗:严格避免食物是治疗食物过敏的唯一有效方法。所有引起过敏的食物都应从饮食中完全消除,并选择其他可以保证婴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食物。建议每三个月重新评估一次,以调整避免性饮食治疗的时间。牛奶是婴儿的必需品,对于对牛奶过敏的婴儿来说,使用适当的食物来代替它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人类喂养的牛奶过敏婴儿,建议继续人类喂养,但母亲应避免摄入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非人乳喂养的牛奶过敏婴儿可以选择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
2、药物治疗: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应按常规治疗。严重过敏症状可用药物短期缓解,如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糖皮质激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