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F.binary_cross_entropy以及weight参数

本文详细解析了PyTorch中二值交叉熵损失函数`F.binary_cross_entropy`的原理与实现,包括官方解释、自定义实现以及权重参数的作用。通过对源码的分析,了解到在计算过程中如何处理可能的无穷值,并通过实例展示了权重参数如何影响损失计算。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如何解决样本不平衡问题,为后续的`balanced_cross_entropy`做铺垫。

相信有很多人在用pytorch做深度学习的时候,可能只是知道模型中用的是F.binary_cross_entropy或者F.cross_entropy,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两者的区别,即使知道这两者是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也没有想过它们在pytorch中是如何具体实现的。在另一篇文章中介绍了F.cross_entropy()的具体实现,所以本文将介绍F.binary_cross_entropy的具体实现。
当你分别了解了它们在pytorch中的具体实现,也就自然知道它们的区别以及应用场景了。

1、pytorch对BCELoss的官方解释
在自己实现F.binary_cross_entropy之前,我们首先得看一下pytorch的官方实现,下面是pytorch官方对BCELoss类的描述:
在目标和输出之间创建一个衡量二进制交叉熵的标准。the unreduced loss(如:reduction属性被设置为none) 的数学表达式为:
l n = − w n [ y n ⋅ log ⁡ x n + ( 1 − y n ) ⋅ log ⁡ ( 1 − x n ) ] \quad l_n = - w_n \left[ y_n \cdot \log x_n + (1 - y_n) \cdot \log (1 - x_n) \right] ln=wn[ynlogxn+(1yn)log(1xn)]
其中,N表示batch size,如果reduction is not none(reduction的默认是‘mean’)时的表达式为:
ℓ ( x , y ) = { mean ⁡ ( L ) , if reduction = ’mean’; sum ⁡ ( L ) , if reduction = ’sum’. \ell(x, y) = \begin{cases} \operatorname{mean}(L), & \text{if reduction} = \text{'mean';}\\ \operatorname{sum}(L), & \text{if reduction} = \text{'sum'.} \end{cases} (x,y)={ mean(L),sum(L),if reduction

评论 16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