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优化器全解析:从原理到实战应用
1. 动态学习率衰减与初始学习率选择
在使用动态学习率衰减时,通常建议选择一个比平时更大的初始学习率γ0。由于学习率γ会逐渐减小,较大的初始值一般不会引发问题,反而有望加快初始阶段的收敛速度。不过,并没有固定的规则表明哪种方法效果更好,因为每个问题和数据集都有其独特性,所以需要进行一些测试,以确定哪种参数值能产生最佳结果。
2. 常见优化器概述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使用梯度下降法来最小化成本函数,但这并非最有效的方法。对该算法进行一些改进可以使其更快、更高效。这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有大量基于不同思路的算法可用于加速学习过程。这里将介绍几种最具启发性和广为人知的优化器:Momentum、RMSProp和Adam。
3. 指数加权平均
为了理解Momentum(以及部分RMSProp和Adam)的基本思想,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指数加权平均。
假设我们随时间测量一个量θ(例如你所在地区的每日温度),会得到一系列测量值θi,其中i从1到某个数字N。我们递归地定义一个量vn如下:
- (v_0 = 0)
- (v_1 = \beta v_0 + (1 - \beta)\theta_1)
- (v_2 = \beta v_1 + (1 - \beta)\theta_2)
- 一般地,第n项为 (v_n = \beta v_{n - 1} + (1 - \beta)\theta_n)
将所有项不递归地表示为β和θi的函数:
- (v_2 = \beta^2 v_0 + \beta(1 - \beta)\thet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