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从洞穴到云端的进化之旅
1. 数据存储的历史渊源
数据是支撑人类生存与进化的关键、具有变革性且基础的资产。数千年来,数据存储解决方案不断演进,让我们能够以简单、易维护和可搜索的方式“记住”并分享知识。数据转化为信息,信息再转化为知识,如今我们在系统中管理数据的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从过去学习和规划未来的能力。
软件工程师是这一过程的推动者,我们的职责是通过软件工程为人们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大多围绕大规模或小规模的数据操作。理解了软件工程中数据持久化的重要性,我们就能将解决方案的持久化提升到新的水平。
1.1 数据库的起源
要全面理解数据库,就必须深入探究人类历史。长久以来,保存知识的渴望使书写成为最持久的技术之一。追溯历史,寺庙和洞穴可被视为人类最早的非计算型数据库。
如今,行业强调准确且记录完善的信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技术并加入全球信息网络,有研究表明数据量每两年就会翻倍。
现代数据库的历史始于1960年,当时查尔斯·巴赫曼(Charles Bachman)为计算机设计了第一个数据库——集成数据存储(Integrated Data Store,IDS),它是IBM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IMS)的前身。
大约10年后的1970年,数据库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发生了,E. F. 科德(E. F. Codd)发表了论文《大型共享数据库的数据关系模型》(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首次提出了“关系数据库”这一术语。
最近的数据存储突破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8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