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中的推理证明交互与社交网络隐私保护
1. 信息系统中的推理证明交互
1.1 协议 5:优化刷新的基本更新处理
为了实现更高效和安全的更新处理,采用了专门的协议,并结合了优化的刷新子协议。具体来说,是在已有协议的基础上,添加了使用优化刷新子协议执行的刷新操作,同时对其进行了适当修改,以考虑参数 ( j_0 ) 和 ( Q[C]j_0 )。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在更新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1.2 定理 4:优化刷新的推理证明基本更新
对于特定的查询子集合、基本提供者更新和基本视图更新,基于协议 1(查询回答)、协议 3(基本提供者更新处理)和协议 5(基本更新处理)的受控执行函数,能够在定义 3 的意义下保留机密性。这表明通过这些协议的协同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止信息泄露,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1.3 相关工作与结论
在信息系统的提供者 - 客户端架构中,对查询和更新的动态、实例相关推理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还考虑了完整性约束的实施。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提供者能够基于对任意查询序列的回答来控制客户端获取禁止信息的能力,那么就可以将这种推理证明能力扩展到包含更新的交互序列中。
与其他“可能性保密”方法相比,该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对比项|其他方法|本研究方法|
| ---- | ---- | ---- |
|保密性粒度|追求“整体”保密性|以最细粒度进行保密选择|
|研究方式|研究抽象概念|设计具体协议保证细粒度保密|
|分析方式|静态分析|动态控制实际交互|
|处理对象|抽象系统概念|逻辑导向信息系统特性|
信息系统推理交互与社交网络隐私保护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