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4.13
在下述语句中,当赋值完成后i和d的值分别是多少?
int i; double d;
(a) d = i = 3.5;
(b) i = d = 3.5;
解答:
(a) 3 3
(b) 3.5 3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choose 2
int main(){
int i; double d;
#if choose == 1
d = i = 3.5;
cout << d<< endl;
cout << i << endl;
#else
i = d = 3.5;
cout << d << endl;
cout << i << endl;
#endif
}
练习4.14
执行下述if语句后将发生什么情况?
if( 42 = i) // ...
if (i = 42) //..
解答:
第一句会引起编译错误,不能给一个常量赋值。
第二句不会引起编译错误,不过有逻辑错误,这里应该是想判断i是否等于42,而这样写,会让i被赋值42,然后通过判断,执行if体中的语句。
练习4.15
下面的赋值是非法的,为什么?应该如何修改?
double dval; int ival; int *pi;
dval = ival = pi = 0;
解答:
这里先将0赋给pi,这个没有问题,pi依旧是空指针。
不过,将pi的值赋给ival,这就错了,不能将一个指针的地址直接赋给整型对象。
double dval; int ival; int *pi = new int;
dval = ival = *pi = 0;
delete pi;
改成以上代码就行了。
练习4.16
尽管下面的语句合法,但他们实际执行的行为可能和预期并不一样,为什么?应该如何修改?
(a) if(p = getPtr() != 0)
(b) if(i = 1024)
解答:
(a) 优先级的顺序,这里会先去判断!=,然后在将得到的bool值赋给p。这违反了初衷。if((p = getPtr()) != 0)就行了。
(b) 4.14中已经提及了,就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