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知乎
最近在做基于EtherCAT的项目,看了一些网上的博客,感觉写的都比较松散。虽然,自己也是才开始学习,希望能把这段时间学到的东西总结一下。
1.EtherCAT简介
EtherCAT是由德国BECKHOFF自动化公司于2003年提出的实时工业以太网技术。它具有高速和高数据有效率的特点,支持多种设备连接拓扑结构。其从站节点使用专用的控制芯片,主站使用标准的以太网控制器。
EtherCAT是一种工业以太网技术,看到的大多数应用场景都是伺服电机。因为是基于以太网的技术,所以EtherCAT相比于CAN总线而言,速率上要快不少。EtherCAT可以达到100M的速率,而CAN只有1M。此外,EtherCAT还具备低延时和精准同步的特点。
在工业总线中,低延时、精准同步是用户的关键需求。试想一下,工厂中某个器件的生产需要A/B/C三个机器协同操作,原本预想的是A先操作期间,然后B把器件传递给C,C再操作。如果,A/B/C不同步,或者操作命令的传达有延时,A还没有操作完器件,B就已经开始进行传递了。这时要么器件损坏,要么就做出来个半成品。而EtherCAT相比于普通的以太网技术就有这两点的优点。
2.EtherCAT基本原理
EtherCAT基本原理这一节PLC攻城狮的《浅析EtherCAT 总线》讲的还是比较清楚,推荐大家看一下。下面我就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倍福官方对EtherCAT的传递机制的命名叫做:ON The Fly。
On The Fly技术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第一个方面是以太帧“时分复用”。一般以太帧里都只包含了一个设备发送的消息,5个设备就会发送5条以太帧。而EtherCAT则是多个从站共享一条以太帧。就像图2-1中的火车,EtherCAT主站发出了“火车”(以太帧),各个从站则从这辆火车的不同的“车厢”(子报文)中提取或插入自己的“乘客”(消息)。这样一来就实现了以太帧的“时分复用”,只用一条以太帧(最大1486byte),就可以让各个从站都收发出自己的消息,大大的降低了通信的延时(这一部分《浅析EtherCAT 总线》里面讲的比较清楚,还没理解的同学可以看看)。
On The Fly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总线仲裁了。所谓总线(例如CAN总线),就是大家都共用一条通道来通信,各个设备都挂载在同一条总线上。所以,当一个总线上的多个

本文深入解析EtherCAT工业以太网技术,涵盖其高速、高数据效率特性,以及在实时工业应用中的优势。介绍EtherCAT的基本原理,包括OnTheFly机制、总线仲裁改进和系统组成。推荐学习资源,适合初学者和技术人员深入了解。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70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