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公司裁员套路汇总和应对方法(最新版)!

见字如面,我是军哥!

最近,一位资深程序员读者跟我吐槽,上周还在为项目上线冲刺,这周就接到通知——他所在的整个AI实验室被“一锅端”了。

这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据说,他所在的整个 AI 实验室被撤消了。公司发布组织架构调整通知,声称要“聚焦核心业务”,他们的项目被视为“非核心业务”。

HR 给出的方案是:

  • 方案A:主动离职可获得 N+1;

  • 方案B:转岗去是一个完全不相关的客服质检,且工作地点在另一个城市。“

这根本不是选择,而是逼我们自己走人。”他无奈地说。

我想说是,比起那些套路玩得飞起、想方设法一分不赔的公司,这居然已经算“良心”了。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盘点一下IT公司的裁员套路,并送上了一份可以落地操作的《反裁员指南》。希望你用不上~

我们来盘点一下 IT 公司裁员的常见套路:

1、套路一:绩效改进计划(PIP)

这是最经典的套路。公司不会直接说要裁员,而是给你设定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然后以“能力不足”为由辞退你。

识别关键点:突然的绩效变化、不切实际的目标、缺乏明确评估标准。

2、套路二:组织架构调整

公司宣布业务重组,整个部门或业务线被裁撤。这种做法效率高,而且通常有“战略调整”这块遮羞布。

识别关键点:突然的组织变动通知、模糊的未来规划、缺乏透明的决策过程。

3、套路三:温水煮青蛙式施压

不直接裁员,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让你主动离职,比如调离核心岗位、剥夺重要职责、安排无关紧要的工作、团队孤立等。

识别关键点:工作内容边缘化、被排除在重要会议之外、领导态度明显冷淡。代码质量、架构合理性、技术债务这些真正影响长期生产力的因素。

4、套路四:薪酬调整变相降薪

以公司经营困难为由,宣布全员降薪(或者给很低的几千块工资)。通常高管降薪比例较小,基层员工受影响更大,逼得一些人不得不主动离开。

识别关键点:不透明的薪酬调整标准、高管与员工的不同待遇、缺乏改善时间表。

5、套路五:合同主体公司换签

比如你 A 公司合同到期之后,续签换了一个 B 公司主体,B 公司只写了基本工资,然后后面裁员呢,你想赔偿 N + 1 挺难的,这个赔偿的基数也减少。

风险预警:这不仅降低了未来的赔偿基数,更危险的是,如果你的工龄被重新计算(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连“N”都可能大幅缩水。

目前,这种操作的公司不在少数,兄弟们擦亮双眼哈。

那么,问题来了,程序员该如何应对呢?提供 6 个可落地的办法:

1)识别信号,提前准备

裁员通常有前兆:公司开始严控成本、招聘冻结、重要项目暂停、管理层频繁开会、财报不佳等。平时就要保持敏锐,不要等到刀架在脖子上才反应过来。

具体做法:定期更新简历,保持技术敏感度,维护人脉网络,储备3-6个月的生活费用。

2)了解法律,守住底线

熟悉《劳动合同法》关于裁员的规定。例如,正式裁员应支付N+1补偿,大规模裁员需向劳动部门报告等。不要被公司的各种说法迷惑。

关键知识:N 的计算方式(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包括奖金、津贴;若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则按三倍计算,且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违法解除合同的赔偿标准(2N)、年假折算规则等。

3)保留证据,谨慎签字

任何与领导的谈话、HR 的沟通,尽量保留证据。如果感觉情况不对,重要沟通可录音(注意合法性要求)或要求书面确认。不轻易签署任何文件,特别是包含“个人原因离职”字样的文件。

4)争取时间,理性谈判

如果已经被约谈,不要当场做决定。可以说“我需要时间考虑”或“需要咨询家人意见”,为自己争取思考和准备的时间。谈判时保持冷静理性,明确自己的底线。

谈判要点:补偿金额、社保缴纳截止时间、离职证明 、年假折算等。

补充“谈判话术模板”:

当HR说:“公司现在很困难,希望大家能理解。”

你可以回应: “我理解公司的难处,也感谢公司过去的培养。正因为如此,我也希望我的离开能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好聚好散”

当HR施压:“今天必须签字,否则明天这个方案就没了。”

你可以回应: “这份文件关系到我的重大权益,我需要时间仔细阅读和理解,也需要咨询一下专业人士的意见。这是法律赋予我的权利。我会在【明确一个时间,如:24小时内】给您答复。”

5)善用资源,寻求支持

不要独自承受。可以咨询律师、联系前同事获取信息、与同期被裁的同事保持沟通。集体的力量远大于个人。

6)打造“反脆弱”的职业体系

在职时,就要有意识地在技术社区(GitHub, Stack Overflow)、行业社群或社交媒体上建立自己的专业形象。这不仅能帮你拓展人脉,更能让你在被动离职时,快速启动求职进程,甚至获得意想不到的机会。

最后,我想说,套路千万条,底线第一条。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守住法律的底线,也守住信心的底线。

请记住,你的价值不应由任何一次裁员来定义。

你还听说过哪些“奇葩”的裁员新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集思广益,互相照亮。

如果觉得文章有用,请点赞、在看,转发给身边可能需要的朋友,赠人知识,手留余香。

关于我:一个 IT 从业 20 年的互联网老兵,1 号店架构师/前饿了么/贝壳找房技术总监,我叫程军,百度可查,目前一人企业,自由职业者。

一个灵魂非常有趣的人~

需要付费修改简历或者 1 对 1 陪跑请联系我或咨询职业规划或提升技术管理能力可以私信我。


更多精彩,关注我公号,一起学习、成长

【四旋翼无人机】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建模与控制研究(Matlab代码、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展开研究,重点探讨其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结合Matlab代码与Simulink仿真实现。文章详细分析了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特别是引入螺旋桨倾斜机构后带来的全驱动特性,使其在姿态与位置控制上具备更强的机动性与自由度。研究涵盖了非线性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如PID、MPC、非线性控制等)、仿真验证及动态响应分析,旨在提升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控制精度。同时,文中提供的Matlab/Simulink资源便于读者复现实验并进一步优化控制算法。;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控制理论基础Matlab/Simulink仿真经验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无人机控制系统开发工程师,尤其适合从事飞行器建模与先进控制算法研究的专业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平台搭建;②研究先进控制算法(如模型预测控制、非线性控制)在无人机系统中的应用;③支持科研论文复现、课程设计或毕业课题开发,推动无人机高机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档提供的Matlab代码与Simulink模型,逐步实现建模与控制算法,重点关注坐标系定义、力矩分配逻辑及控制闭环的设计细节,同时可通过修改参数添加扰动来验证系统的鲁棒性与适应性。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