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生物标志物是反映病原体感染、宿主免疫应答及病理损伤的分子或细胞指标,这些标志物可以是蛋白质、激素、细胞因子等,能够提供关于病原体存在、宿主反应和疾病进程的信息。包括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
常用传染病生物标志物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苍白螺旋体(TP)、登革热病毒(Den NS1)、恶性疟原虫(Pf)、间日疟原虫(PV)、肺结核(TB),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
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HBSAg是HBV用来附着在体内细胞上的蛋白质,是HBV感染后第一个出现在血液中的标志物。是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发现的一种蛋白质,其在血液中的存在表明当前的HBV出现急性或者慢性感染。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感染人类的两种慢病毒(逆转录病毒亚组)。 HIV感染通过多种机制导致CD4+ T细胞的水平较低。当CD4+ T细胞数量下降到临界水平以下时,细胞介导的免疫力就会丧失,并且人体变得越来越容易受到机会性感染的影响导致艾滋病的发展。
3.丙型肝炎病毒(HCV)
丙型肝炎病毒属于肝病毒属,是黄病毒科的成员。丙型肝炎病毒是丙型肝炎和其他一些癌症的原因,例如人类的肝癌(肝细胞癌,HCC)和淋巴瘤。
4.梅毒苍白螺旋体(TP)
梅毒螺旋体,俗称苍白螺旋体,是一种微需氧、革兰氏阴性的螺旋体细菌,其亚种可引起梅毒、贝杰尔(也称为地方性梅毒)和雅司病。仅在人类和狒狒之间传播。梅毒螺旋体可通过粘膜或皮肤开放性病变进入宿主,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5.登革热病毒(Den NS1)
Den NS1是一种关键的登革热病毒蛋白,是一种糖蛋白,在病毒复制和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用作登革热感染的诊断标志物,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单体,二聚体和分泌的六聚体。
6.恶性疟原虫(Pf)
恶性疟原虫是人类的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寄生虫,也是导致人类疟疾的最致命的疟原虫物种。这种寄生虫通过雌性按蚊的叮咬传播,并导致该病最危险的形式,恶性疟疾。因此P. falciparum 恶性疟原虫被认为是人类最致命的寄生虫。
7.间日疟原虫(PV)
间日疟原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寄生虫和人类病原体。这种寄生虫是疟疾复发最常见和分布最广的原因。虽然毒性不如恶性疟原虫,但间日疟原虫疟疾感染可导致严重疾病和死亡,死亡原因通常是由于脾肿大(一种病理性肿大的脾脏)。
8.肺结核(TB)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肺部,但也会影响身体的其他部位。当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吐痰时,结核病会通过空气传播,释放出含有细菌的微小飞沫。 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9.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
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是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类型,是淋巴系统的癌症,其特征是存在称为Reed-Sternberg细胞的异常细胞。通常可以通过化学疗法和放射线等标准疗法进行高度治疗,并且可以治愈。